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飛機大盜扮商人專乾『調包』 從單打獨斗到團體作案
2013-05-06 06:21:47 來源:生活報  作者:石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5月6日訊 近日,記者從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公安局、哈市多區法院了解到,近兩年,飛機上盜竊案持續增長,兩年間成翻倍增長的趨勢。機上盜竊已經不是簡單的偷盜,而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團伙犯罪。旅客在乘機出行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保管好自己的財物,莫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記者采訪發現,近年來,隨著乘機旅客越來越多,飛機上盜竊案持續增長。

  日前,從上海飛來哈爾濱的一趟航班落地時,一名旅客發現其放在座位上方行李架上電腦包中兩萬元人民幣不見了。機組人員迅速報警,哈爾濱機場公安局接警後及時趕到現場,民警發現飛機上的一名旅客隨身攜帶兩張身份證,具有作案嫌疑。隨後,民警在其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發現了事主被盜的兩萬元人民幣。同時田後排一名旅客夏某也發現其放在座位上方行李架上一黑色背包內6000多元人民幣也被盜取出來,丟棄在行李架中。

  辦案民警將可疑旅客帶回了派出所,經查其真實身份為郭某。郭某供述,在老家看到同鄉因在飛機上盜竊發了財,於是也加入這個行列。他用假身份證購買了上海到哈爾濱的機票,飛機起飛後十幾分鍾,他從機艙前排走到後排,假裝整理自己的行李,將別人電腦包內的兩萬元人民幣和銀行卡掏出。同時看到後排旅客夏某在打瞌睡,順勢將其座位上方行李架上一黑色背包內的6000多元也盜取出來。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飛機大盜一般選擇中短程航線。原因在於,中短程航線票價低,實施盜竊的經濟成本也相對降低。其次,中短程航線時間短,實施盜竊的風險成本也會降低,竊賊通常認為,飛行時間越長,旅客失竊後越容易發現。此外,在中短程航線上,單獨出行的旅客居多,實施盜竊的成功率高。

  據哈爾濱機場公安局工作人員介紹,一股竊賊都是先上飛機,觀察高端人士攜帶的行李。等起飛後,竊賊走近『目標』,假裝翻動自己的行李,順勢將其行李打開,實施盜竊。為掩人耳目,他們經常『調包』,在外表上看,旅客很難看出自己的財物丟失。

  近幾年,機上犯罪逐漸形成了『傳幫帶』的格局,隨著人數的增多,使得機上盜竊從單打獨斗發展成為團體作案。

  伴隨組織性而來的,是機上盜竊行動更隱蔽。在客艙狹小的空間內,航班起飛後打開行李艙取行李,很容易引起乘務員和空警們的注意。但若是坐在不同座位的幾個人,有人掩護、有人行竊、有人轉移贓款,分工合作完成盜竊,機組成員很難辨識他們究竟在做什麼。若恰好還有普通旅客拿行李,或者按呼喚鈴,機組注意力被轉移,『大盜』們的行動就更被掩蓋了。

  不僅是行動隱蔽,從外表上看,『大盜』斯文得體,與普通旅客沒有任何差別。『商務人士』是機上最大眾的身份,『大盜們』也就最喜愛裝扮成商務人士,名牌西裝配上公文包,打扮得相當斯文,外表的隱蔽性往往讓其他旅客大意。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