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行人『中國式過馬路』 違法過街因四種心理作怪
2013-05-06 09:14:4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孫玉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埃德蒙頓路上,一老太在車流中抱著幼兒冒險橫穿馬路。趙亮 劉達齊 韓偉 攝

  東北網5月6日訊 戴著耳機過街,推著輪椅過街……在違法過街的人流中,無論男女老幼,都是讓機動車駕駛員望而卻步的“主兒”。目前,哈市交警部門正在集中整治“中國式過馬路”,但這邊整治緊鑼密鼓,那邊亂行不管不顧。

  鏡頭一

   “麻辣燙”男女繞開斑馬線過街稱“沒注意”

  在道裡區經緯街和尚志大街交口,首尾相連的斑馬線將此處的四個路口“無縫隙”圍攏,行人無論從哪個方向過街都會途經斑馬線。昨天10時許,一對男女各拎兩份麻辣燙在經緯街路口特意繞開斑馬線從交警身後斜插著過街……記者問其為什麼不走斑馬線,二人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說:“沒注意!”

  交警分析:行人過街一般有四種心理:膽大妄為,認為車輛不敢撞自己;僥幸心理,認為在車流中穿行等發生意外的概率較小或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從眾心理,在“大幫哄”一起過街時被盲目的安全感所蒙蔽,即使是闖紅燈、不走斑馬線也覺得不會有事;貪圖方便,為縮短行走距離翻護欄、斜穿或不走過街天橋。

  鏡頭二

   “耳機男”

  橫穿馬路稱“這條路很熟悉”

  記者駕車來到中山路,這條嚴管街在持續的高壓管控下,行人違法過街已經比較少見,不過還是有“膽大的”。記者的車速約為每小時40公裡,並不斷地被後車超過。一名男子站在路中雙實線上,幾次欲過街都被快速駛過的車流逼退,記者駛過後從後視鏡發現這名男子終於找到車輛間隔相對大的空間狂奔著過了街。

  宣化街與文昌街交口車流比較集中,一名學生模樣的人戴著耳機,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左側車輛,橫穿馬路徑直過街。記者上前告訴他這樣走路很危險,男孩沒聽清記者說什麼,摘下耳機,記者又說了一遍,男孩滿不在乎地說:“沒事,這條路天天走,我熟悉得很。”

  交警分析:行人過街的步速與年齡、性別、心理及道路狀況等都有關系,行人過街大致有均勻步速、途中停駐、中途加快、中途減速四種類型。後三種的安全隱患較大,極易造成駕駛員判斷失誤引發意外。

  鏡頭三推輪椅者

   “看到輪椅都會給讓路”

  在果戈裡大街,商鋪林立,人流湧動,幾名女?拎著大包小裹,根本不看車輛和信號燈就過街。整條街上,時不時就會有行人突然竄出。記者在遠大商場路段粗略統計,3分鍾之內就有數十人違法過街。采訪中,多數人都比較禮貌地說“下次注意”或“謝謝提醒”等。一女子被問及過街為什麼不看信號燈時,白了記者一眼說:“不都這麼走嗎,你怎麼就看到我了?”

  在省醫院門前,一男一女推著載有病人的輪椅在機動車道上橫穿過街,記者問他們為什麼不走人行道,他們竟然說“一般(駕駛員)看到輪椅都會給讓路”。

  交警分析:商業街人多、車多,因此違法過街的行人也相對集中。此外,在一些二、三類或較窄路段,行人違法的概率也較高,每天5時至9時及放學、下班時段違法現象比較突出。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