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6日訊 大慶市教育經費支出連續多年佔財政支出的最大頭兒。僅『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72.4億元,約佔公共財政支出的19%。日前,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我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調研,結果發現,我市學生人均享受的政府投入遠高於省裡規定的標准,學有優教在大慶成為現實。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棵『小樹』。小樹的成長,離不開陽光雨露的滋潤;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良好均衡的教育。據了解,目前全市現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555所,在校生257883人,教職工22361人。其中,小學436所,在校生147709人,教職工12016人;初中含九年制學校119所,在校生110174人,教職工10345人。
將近26萬個孩子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培養,沒有強大的財力支橕必然是做不到和做不好的。近幾年,我市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僅『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72.4億元,約佔公共財政支出的19%,其中,義務教育投入51.3億元,佔教育經費總投入的70.9%。學生人均公用經費以去年來說,市區城市小學、初中分別為2330元、2432元,市區農村為1044元、1087元,學生人均享受的政府投入遠高於省裡定的標准。
資源均衡是大慶教育的特色,公平平等則是大慶教育的又一個閃光點。近三年,我市發放各類助學、生活補助資金就有3336.7萬元,惠及4.2萬名學生,為了讓殘疾兒童有更優質的教育保障,我市還投資2醫院建設了大慶現代特殊教育發展中心。另外,每年市財政還投入將近2.6億元,保證全市約3.2萬名流動人口子女與大慶子女享有同等的義務教育待遇。
在推進素質教育中,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走進了學生課本,體育藝術『2+1項目』、『陽光體育』和『魅力課堂、動感課間』等一系列活動,讓孩子的學習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特別是在去年,還增加了歷史、地理、生物三個學科,學生的知識面寬了,視野廣了,學習的興趣也更濃了。
2011年,我市實現了『雙高』、『普九』全覆蓋,2012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