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訊 在道外區錢塘街花鳥魚市場,有一家攤床專門銷售外表“霸道”的“發財魚”,魚身上規規整整地寫著各式吉利字樣,吸引買主。哈爾濱小動物保護協會表示,這些被文身的魚雖然看著吉利,但影響魚的壽命,大家應拒絕購買,以抵制這種“虐魚”行為。

昨天中午,記者找到該攤位看到,這裡主要經營羅漢、紅鸚鵡、龍魚等。位於第二排的一缸魚引人注目,缸內的魚為火柴盒大小的小黃鸚鵡,個個魚身兩側都有通紅的漢字或繪畫,如“恭”、“喜”、“發”、“財”、“招”、“進”、“寶”等大字,紅字“寫”在鱗片上,在水中不掉色。
女業主講,這叫“發財魚”,從南方運來的,每條25元。據介紹,魚身上的字是人工處理的。一般購買者都會買一組,如“恭喜發財”,討個口彩。
一名業內人士介紹,這種魚也叫文身魚,多采用價格低廉、魚鱗厚、體形大的黃鸚鵡等熱帶魚身上。因魚在刻字過程和文身後,成活率低,魚價也高出不少。文身魚最早出現在南方,近段時間纔出現在哈市。給魚文身的機器是由刻章機改造而成,只要幾十秒鍾,激光產生的溫度就會在魚鱗上留下灼痕,形成文字。激光文身後,對魚體的生理、皮下組織、抗病能力等均帶來影響,因此魚的壽命會縮短。
哈爾濱小動物保護協會的劉女士告訴記者,為了多賺錢而給魚文身,簡直就是虐待動物。“沒有順其自然的生長,人造的寵物魚還好看嗎?”她表示,大家應該抵制這種做法,關愛、善待動物,顯示人性的善良和城市的文明。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