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我省將學生健康狀況納入昇學依據 中小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
2013-05-07 21:37: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7日訊 (記者 王蕊) 7日,記者從省教育廳召開的教育系統推進學校體育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目前,學生體質健康須引起重視。我省將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增長學生體育活動時間,每年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並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體育運動能力和體質健康狀況等作為重要評價內容和畢業、昇學的重要依據,從根本上扭轉學生體質與健康持續下滑狀況。

全省推進學校體育工作。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當前,我省學校重智育、輕體育,重飲食、輕鍛煉,重知識、輕體能的情況還普遍存在,一些學校沒有按規定開足、開齊體育課,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沒有列入課表,應付、擠佔、停上體育課的現象仍較普遍。隨之而來的,我省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雖持續增長,但肺活量、柔韌性、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指標持續下降,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小學生、初中生每周上3堂體育課

  體育課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課程,全省各地和學校要嚴格按照《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要求,確保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階段每周3課時,高中階段每周2課時,高等學校本科階段不少於144課時,高職高專階段不少於108課時,對三年級以上學生(包含研究生)開設體育選修課。

  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減、擠佔體育課時,並積極推進體育課程內容改革,拓寬課程資源,開設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體育項目以及冰雪體育項目。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每天鍛煉1小時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保障學生休息睡眠和體育鍛煉時間。小學、初中、高中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分別不超過6小時、7小時、8小時,每天睡眠時間分別不少於10小時、9小時、8小時。要確保中小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各中小學校要建立大課間制度,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5-30分鍾,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具有特色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寄宿制學校每天要組織學生晨練。中小學校在沒有體育課的當天下午課後,統一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課外體育活動。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將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作為日常教學和體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列入課表,納入教育教學活動計劃。

  各學校抓好體育基點校、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認真開展校園籃球、排球、足球等活動,推進實施中小學體育藝術“2+1”項目。要建立健全青少年體育競賽制度,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生體育活動和競賽,每年舉辦一屆綜合性運動會或體育文化節,舉辦單項或多種類型群眾性青少年體育比賽,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省教育廳廳長徐梅講話。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開展體質健康測試 學生健康狀況納入昇學依據

  全省各學校每年都要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並將測試結果上報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數據管理系統,定期公布實施情況和測試結果,並向學生家長通報。要把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體育運動能力和體質健康狀況等作為重要評價內容和畢業、昇學的重要依據。

  從2013年起,省教育廳將依據省內高等學校黑龍江籍新生入學體質健康測試結果,按生源所在地市(縣)公布學生體質狀況,檢查指導各地高中階段學生體育鍛煉成果。各地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轄內普通高中、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新生入學體質健康測試結果,按生源所在地初級中學公布學生體質狀況,檢查指導各地初中階段學生體育鍛煉成果。同時,從2013年起,省教育廳將在全省教育工作評估和評先中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沒有測試上報數據的學校和上報率未超過50%的地區實行“一票否決”。

  2015年,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列為中考體育必測項目

  幾年來,在中考體育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些學校由於考試“指揮棒”的作用,出現考什麼教什麼的“應試現象”,體育活動項目單一,不利於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各地要制定中考體育分數和測試項目達標計劃,不斷完善體育考試內容、評價標准和測試方法,力爭到2015年體育與健康考試成績在中考總成績中的分值要達到100分。測試項目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等方面,並將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列為必測項目。

  各學校建立安全事故預防和處理機制

  省教育廳要求,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在日常管理和體育教學活動中明確管理責任人,落實安全責任制,加強對體育設施的維護和使用管理,切實保證使用安全。要指導學生科學鍛煉,要遵循學生生長發育規律和體育運動規律,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和程序,加強安全防護和教育,避免在體育課、課外活動、訓練與競賽中發生安全傷害事故。要掌握學生健康狀況,根據學生不同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有針對性地進行鍛煉。建立安全事故預防和處理機制,保障學校體育工作正常開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