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我的中國夢』系列報道之一】蘭西農民科技種草圓『豐收致富夢』
2013-05-08 08:57: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

  國富民強,家和業興。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每個中國人都是參與者、都是建設者,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中國夢”。

  每一個人的夢想,或微小,或不足道。但千千萬萬的夢想匯聚,傳遞正能量,這就是全中國人民的夢。

  “中國夢”,熱詞搜索。自5月8日起,東北網將聚焦龍江兒女,陸續推出“我的中國夢”系列報道。

  題:【“我的中國夢”系列報道之一】科技種草收入翻番 蘭西農民圓“豐收夢”

  記者 李倩

  東北網5月8日訊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在農業專家的幫助下,通過科技種草,實現增收致富的目標。”立夏剛過,黑龍江省蘭西縣遠大鄉勝利村農民周文忱已在田間忙碌起來。他告訴記者,今年依賴種植苜蓿草再圓“豐收夢”,每畝可實現純效益1500元,收入較去年有望再翻番。

  周文忱說,蘭西縣土壤偏鹽鹼,以前種啥都難高產,自己手裡的幾畝地,一年年收入也就千把塊錢。為解決農民增收難題,政府2011年聯合黑龍江省農科院對勝利村發展進行了系列調研。最後確定了在該村種植苜蓿草,建立規模化苜蓿高產高效科技示范項目。

苜蓿高產示范基地。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在省農科院草業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周文忱種植的苜蓿草不但青翠茂盛,還賣出了好價錢。2012年,周文忱每畝地的純收入已達到600元。今年,他還將搬進村裡統一規劃建設的住宅小區。周文忱感慨地說,小小的苜蓿草令他的生活大變樣。

  據省農科院草業所專家介紹,通過精細整地、配方施肥、精量播種等高產優質技術,現在該村苜蓿乾草創高產地塊產量達到0.8噸/畝,粗蛋白質含量18%以上,達到國內一級草的水平。

  如今,在良好示范帶動作用下,原來不少觀望的農民也加入其中,種草的農戶由原來的幾十戶發展到300多戶,種植面積也達到5.5萬畝。為了更好的推動苜蓿草產業發展,村裡還成立了牧草生產合作社。

  為了給部分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在發展苜蓿草種植的同時,該村還建起了蔬菜大棚十六棟。農民增收的同時,還解決了勝利村新鮮蔬菜的供應。

  作為“蘭西縣高效現代化大農業示范園區”的一部分,勝利村苜蓿高產高效科技示范項目,是黑龍江省農科院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的五大重點園區之一。2012年,黑龍江省農科院在雙城、蘭西、克山、嫩江、富錦等五個不同農業生態區創建高效現代化大農業示范園區。

  去年一年來,黑龍江省農科院有15個研究所(分院)參與到五大園區建設中,克服了災害性天氣頻發、資金缺口大、建設任務重等實際困難,全年派出專家赴五大園區參與生產建設累計1.2萬餘人次。春播期間,在農機具、種子尚未購買的情況下,為了滿足園區生產需要,該院各牽頭單位紛紛墊付資金,調撥農機和種子支援園區建設,以實際行動保障了園區建設的順利實施。

  黑龍江省農科院院長韓貴清表示,由院屬研究所與地方農民合作社、涉農企業等為主體聯合建設,實行科技入股、風險共享,利益均沾的分配原則,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已為農民“科技致富”的夢想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合作雙贏的科技推廣新路。

  相關資料:

  苜蓿是苜蓿屬(Medicago)植物的通稱,是一種多年生開花植物。最著名的是作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牲畜飼料。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稱,不僅產量高,而且草質優良,各種畜禽均喜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苜蓿產業化規模發展較快,苜蓿的種植面積正在擴大。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