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8日訊 傾盡一生的積蓄買個房子,但遲遲辦不下來產權證,開發商一拖再拖,始終不給明確的解釋。短短一周內,本報接到多位業主投訴,反映在哈西樓盤“澗橋西畔”買房後遭遇的諸多不公。

業主多次追問
產權證遲遲不下
提起已經入住了一年半的房子,澗橋西畔的業主小劉先生至今仍很痛苦,“鬧心事太多了……攢了一輩子錢買到了房子,但這個房子卻遲遲辦不下來產權,一旦有糾紛維權都難。”小劉告訴記者,對於居民的追問,開發商總是說“快了”,可這個“快”字一說就是一年多。對此,記者來到該樓盤的售樓處暗訪。對於產權證的問題,售樓員只是表示,“部分產權證已經下來了,目前正在與上級房產管理部門協商,會盡快為居民解決產權問題。”
至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產權證一拖再拖,究竟何時能辦理完畢?售樓員始終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哈爾濱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開發方未到我局辦理申請,不具備辦理產權證的條件。”
開發商承諾多數成泡影
除了產權證問題外,開發商當初承諾的種種“藍圖”,很多至今未能兌現——原本規劃的休閑廣場,如今難覓蹤影;當初承諾的“24小時保安”也未能兌現,夜晚小區根本不封閉,居民出入提心吊膽;高達1.7元/平方米的物業費,也被很多業主質疑不合理……
在記者的采訪中,發現澗橋西畔的問題還不止這些,國家命令禁止使用的紅磚(實心粘土磚),在這裡竟然公然使用,對於這些問題,本報將從即日起跟蹤報道。
●鏈接
四種“違建”行為導致樓盤無“身份”
近日,記者采訪了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得出目前部分樓盤辦不了產權的幾大原因。
●原因一:拖欠土地出讓金
據介紹,交不齊土地出讓金,樓盤就缺少完備的手續,購房者也就無法辦理房屋產權證。
●原因二:擅改設計違章超建
據介紹,開發商是否具備《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也是獲取房屋產權證的必要條件。按規定,開發商提交的規劃設計必須和當初建設規劃部門報建的規劃設計一致。一些開發商為了多賣房子賺錢,往往私自超范圍建設,而超范圍建設的房屋都辦不了產權證。房產部門提醒市民,在購房時一定要查看小區的規劃公示板,看自己購買的房屋是否在規劃范圍內。
●原因三:抽逃資金抵押房產
據了解,一些市民買房時不了解開發商違規的真實內情,比如開發商隱瞞真實情況,將已抵押給銀行或被法院查封的房屋出售給購房者,或者開發企業倒閉,開發商抽逃資金下落不明,無法提供立項批文、土地權屬證明等材料,導致無法辦理房屋產權證。
●原因四:無許可證超范圍售房
一些單位由於資金緊張,常吸引開發商一起建設,而開發商為了獲利,就將部分房產對外銷售,導致購房者辦不了產權證。此外,由於工程質量不合格無法通過驗收也辦不了產權證。
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內,堆放著大量建築原料,風一吹塵土飛揚,對業主生活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