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8日訊 國家4A級景區評定標准第一條就是“可進入性良好”。作為我市國家4A級景區的龍沙公園,卻一直有一處“硬傷”,那就是,甭管市區旅游交通多麼便捷,到最後都“堵”在了龍沙公園一號門門口,“堵”在了流動商販的各種車輛和嘈雜叫賣聲之中。
治堵——這是龍沙公園一直在做的工作。如今,這項工作有了質的變化。去年,市龍沙公園歸屬市城管局。今年,在市城管局的批准和大力支持下,龍沙公園將通過“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擦亮“門臉”,讓代表我省和我市的品牌商家進入新建的商服亭,建成一條品牌街,全力打造一座表裡如一、秀外慧中的4A級龍沙公園。
門前亂象叢生管理尷尬無奈
70多歲的梁大伯,是土生土長的鶴城人。每天來龍沙公園遛彎,已經成為他退休後十幾年的習慣,而對於龍沙公園一號門前的亂象,梁大伯直言:“咱們當地人都習慣這麼亂了,見怪不怪了,可讓外地游客看見,多有損城市形象啊!瞧瞧這滿地的垃圾油污,聽聽這刺耳的叫賣聲,知道的是來4A級景區,不知道的還以為進了破爛市場呢!”
梁大伯的話,有些刺耳,卻句句在理。龍沙公園作為鶴城第一窗口,作為我市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每年要迎接上千萬人次的游客,而其中大多數,尤其是外地游客,都要從一號門進出。一號門前各種露天燒烤涮、流動冷飲等攤位,確實讓游客不爽,讓“4A級”大打折扣。
為此,龍沙公園園管部多年來一直派主力人員“駐紮”一號門。“別堵住門啊,大爺,你這樣妨礙游客進出了。”去年,園管部一名職工,在規勸一名流動商販換個位置擺攤時,發生爭執。流動攤主60多歲,在一號門門前擺攤十餘年,有了老資格。手持佔道證,對公園工作人員的規勸置之不理,甚至出手打傷了工作人員。龍沙公園園管部部長賀佳說:“挨罵挨打已是常事,我們早就習慣了,只是管理成效甚微讓我們著急。”
的確,商販們認為有了佔道證,就有了“護身符”,龍沙公園沒權管。可刮碰游客、油污垃圾、商販間因為爭地盤而相互辱罵等現象,都嚴重影響了景區的形象,影響了游客游玩的質量。面對管理窘境,龍沙公園只能長期在規勸和自掃垃圾的隱忍中度日。
上級大力支持擦亮“窗口”臉面
這樣的“亂”日子終於要到頭了!去年,市龍沙公園歸屬市城管局。今年,龍沙公園向市城管局報告申請,並得到了批復和授權。一號門前的管理全部交給龍沙公園。如何用好管理權,真正將龍沙公園打造成秀外慧中、表裡如一的4A級景區。這是龍沙公園主任徐傑一直思考的大事。經過多次商討調研,龍沙公園決定通過市場化運行,科學地、公平地、合理地解決這一問題。
4月,龍沙公園通過市場化運作,將一家較有實力的代理商引進來。代理商出資,重新在龍沙公園一號門前鋪設了約200平方米的地面磚,修建了兩個仿生樹池和防護帶,還有75平方米的商服亭。商服亭全部采用高檔材質,美觀、堅固、耐用。商服亭建好後,通過面向省內統一招商、公開競標的方式,將市內外知名的冷飲品牌和我市的旅游紀念品等商家,“請”進商服亭。
商服亭開張之後,所有露天流動商販將被取締。游客將聽不見商販間因爭搶地盤的謾罵聲,再也不用在各種流動車輛的夾縫中穿行,再也不用擔心腳踩油污身被撞。一號門門前將變成一條有秩序、集名牌、高檔次、乾淨整潔的品牌街。
“人靠一張臉,樹靠一張皮。”臉面好不好看,是給人的第一印象。龍沙公園一號門前的清理規范,如同擦亮了龍沙公園的臉。經過一番梳妝打扮後,相信百年古苑會更加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