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各地抗春澇保春種攻堅正酣
2013-05-09 07:42:0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桂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9日訊 “播種面積不減少、春耕標准質量不降低、各種作物全部播在豐產期”——盡管今春氣候條件特殊,但我省上下迎難而上,積極應對,及時迅速打響抗災保種攻堅戰,糧食大省備受關注的春耕春播提早啟幕、迅速掀潮。截至5月8日,全省大田播種已完成6632.3萬畝,佔計劃播種面積的40.5%;其中玉米播種已完成過半,播種面積達5748.4萬畝;水田泡田完成3768.4萬畝,佔任務面積的62.4%;水稻插秧從5月7日起由南向北順利進行。

  “為在最佳播期結束大田播種,備耕時節我們就時時監測耕層地溫和土壤濕度,4月19日杏山、水泉、團結等西部鄉鎮達到“雙五”要求(即表層5厘米土壤溫度穩定通過5℃)時,馬上指導農民開犁播種。”記者從南部產糧大縣、雙城市農業局了解到,由於思路明確、措施得力,該市大田播種5月7日全面告捷。

  傳統農業縣望奎的春耕生產也別具特色。因為土壤濕度大、旱田整地困難突出,這個縣因地制宜、適地定法,將耙?活雪、頂凌整地作為今年春耕生產重點,舉全縣之力散表?、保底?,適時播種,整體推進,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記者在該縣采訪時看到,縣、鄉、村三級乾部全部深入到村屯地塊,督導服務大田播種。截至5月8日,大田播種面積達到221.9萬畝,佔計劃播種面積的94%,保春種勝利在望。

  這個春季,來自大自然的挑戰再一次讓糧食大省顯現保障糧食生產的決心和能力。秋冬降水多、冬春積雪厚、新春回暖晚,極端氣候的“三碰頭”,給春耕生產造成多年未遇的嚴峻考驗。由於回暖晚及土壤含水量大,全省春整地比常年晚近10天,第一積溫帶開始播種期比常年拖後5?7天左右。正常年份第一積溫帶4月末開始掀潮,今年5月5日纔全面掀潮。但人們看到,與這些不利條件相對應的,是龍江人堅定的信念、必勝的決心和可靠的措施。

  “以搶農時、保春種、奪全苗為重點,確保種上地、種好地,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發出號令,全面部署——“關鍵時間節點的任務要按時完成;市地政府主要負責人要親自調度”;明確要求——“各地從4月下旬到5月中旬,減少或停開會議,主要領導要深入基層服務指導農民、研究政策措施、解決實際困難”。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帶頭深入一線,檢查指導,研究措施。農業、水利、財政、發改、氣象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有力出力,有技術出技術,全力支持抗澇保春播。農業、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切實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查處經營假劣種子、肥料和農藥行為,確保農業生產投入品安全。

  全力除澇散?,分類推進旱田播種,提昇水田生產標准,嚴把春播生產質量,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按照相關專家深入調研科學決策的技術方案,一場全省上下共同參與的抗春澇保春種攻堅戰,從3月大地依然冰封時就拉開大幕。

  通過組織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采用旋耕機和重耙等機械?雪,全省共投入1.8億元,完成6000多萬畝厚積雪旱田地塊的活雪散?。對積雪融化後形成的明水地塊,組織農民及時疏通排水溝道,全力搶排,確保了田間積水排除到位。此舉,全省又先後投入12.6億元,改善偏澇面積3621萬畝,排除明水面積372萬畝。

 

 

責任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