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9日訊 7日,我省招生考試委員公布了“我省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試行平行志願”的決定,決定出臺後,受到考生和家長的高度關注,家長們紛紛致電本報詢問出分後填報平行志願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正確在出分後填報平行志願,為此記者采訪了哈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高考志願填報專家魏潾教授。
問:出分報志願和平行志願投檔對考生來說有哪些優勢?
答:2013年起我省高考由估分填報志願調整為出分填報志願,實行出分報志願後,分數和各批次錄取分數線都將明確,考生可以根據分數線明確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名次。
“出分、出線、出位”,對考生來說是利好消息,打破了過去高考填報志願信息不對稱的弊端。平行志願投檔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考生所報的志願都是第一志願,也只有一個志願。一個形象的比喻是,以前的報考志願方式就像在火車站售票口買票,不同的志願在不同的窗口排隊,而平行志願相當於大家排在一支隊伍裡買票,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這更有利於自己選中心儀的學校。
問:會存在哪些風險?
答:以往高校錄取是一個“橄欖型”結構,即高分少、中間多、低分少,每一個分段都會有很多考生。實行出分報志願後,高校錄取結構可能變為“倒T字型”,越臨近錄取分數線人數越多,尖子生可能沒有了。在估分報志願時,有些臨近錄取線的考生擔心估錯分數而不敢報考,但今年將隨著分數的明確而敢於報考。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就像股票一樣,也是一個大家炒作的行為,報得人數多分數肯定高。由於低端考生集中,原本可能夠線的分數,當報考紮堆後,就可能變得不夠了,競爭風險增加。同時,對於剛剛達到錄取分數線的學生來說,風險較大,因為平行志願相當於只有一個志願,一旦學校錄滿人數,那麼成績相對靠後的學生就可能出現滑檔的風險。
問:對哪些學生利好?
答:往年估分報志願時,名校對省內知名重點高中尖子生許諾的優惠政策是以分數為前提的,因為擔心考生高考可能發揮失常,一些優惠政策不會非常明確。實行出分報志願後,高分考生將掌握更大的主動權,為了吸引高分考生,名校拋出的“優惠政策”也會更明確、更優惠。
問:有哪些填報技巧?
答:在出分、出位、出線的形勢下,可以推算出孩子報哪所高校最有把握。如果考生在全省的排名是第300名,家長可根據在我省招生的所有重點大學的計劃招生人數進行累計,按照高校知名度的次序進行招生計劃人數累加,當累加到第300人時,看看是哪些學校,扣除這些學校後,考生就可以從剩下的高校中隨便挑選報志願了,但這個方式僅適用於高分考生。
對成績中等的考生,首先要清楚打算報考的學校近三年的錄取分數線,然後進行同等類比。比如說,一名重點中學的學生,排在本校第100名,就要了解本校近三年排名第100名的學生都考入哪些高校,按此標准報考是差不多的。因為重點學校的生源大體是穩定的,不會有太大差別。有經驗的高三老師會非常了解自己學校同等層次的學生能考上哪類大學,考生可以參考老師的意見。
問:有哪些注意事項和易出現的問題,如何防止滑檔?
答:隨著壓線的低端考生集中,原本高校實施的分數優先分配專業的錄取原則將更為細化。在估分填報志願時,高校錄取的同分考生可能只有兩三名,但實行出分填報志願後,同分的考生可能達到幾十人。以哈工程為例,往年對同分數段考生分專業時實行數學和外語優先原則,即同分考生看誰數學分高,如果數學同分再看外語誰的分更高。但新的填報志願方式,只有這兩條優先標准很可能不夠,高校也許會再加上物理、化學等分數優先順序。
對於考生來說,應更加注意專業的報考,因為同時競爭的人將比以前大量增加,微小的優勢就可能改變未來的發展路徑。考生和家長應根據考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各高校的招生政策,更詳細地了解各專業的錄取原則。對於分數接近報考學校錄取分數線的考生,研究報考時更應細心,同分考生競爭,如果實行數學優先原則,那麼數學分低的考生很可能在此原則下,失去錄取機會。今年報志願應像往年一樣,留點分數餘量,一是為了更加保險,二是為了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