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0日訊
春暖花開,在這生機盎然、播種希望的季節,盤點過去五年大慶城鎮居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歡欣鼓舞,如沐春風。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為主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實現了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使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年均增長10.1%,比上個五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實施民生工程建設,在大慶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城鎮居民得到極大的實惠,收入水平持續向更高層次目標挺進。2012年大慶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22.9元,比2007年增長了62%,年均增長10.1%,比上一個五年(2004年—2008年)年均增幅8.8%高出1.3個百分點。五年間,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淨增9652.5元,年均增加1930.5元,並實現了三次大的跨越:2007年突破15000元,2010年突破20000元,2012年又邁至25000元大關。見右圖:
工資性收入剛性增長、財產性、轉移性收入共同發力,成為助推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力量
城鎮居民的收入主要有四類來源:即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經營淨收入。其中,工資性收入是指居民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是城鎮居民收入中最大的一塊,其增幅水平大小直接影響著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五年來,工資收入佔比高,持續增長,始終成為拉動大慶市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力量。
1、工資性收入佔比高、貢獻大。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由2007年的11761.4元提高到2012年的20604.6元,五年間淨增了8843.2元,年均增加1768.6元,五年間累計增長75.2%,年均增長11.9%,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10.1%的增幅高出1.8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佔城鎮居民家庭總收入的比重由2007年的66.6%提高到2012年的71%,提高了4.4個百分點。五年間,工資性收入增長對城鎮居民收入增長貢獻率達到91.6%,對居民家庭總收入增長貢獻率達到77.9%,工資性收入的剛性增長成為拉動大慶市城鎮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不斷提昇的重要力量。
2、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成為居民收入新的增長點。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財產保值增值投資意識不斷增強,理財觀念日益更新,財產性收入不斷增加。五年間,城鎮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累計達到119.9元。隨著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作為收入增長的必然結果,居民家庭財產積累也日漸增多,運用家庭擁有的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動產和房屋、車輛、土地、收藏品等不動產獲得收入的家庭越來越多。
隨著大慶市社會保障機制的不斷健全,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的各種轉移支付,如政府給予個人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或者是單位給予個人的辭退金、保險索賠、住房公積金等不斷增長。城鎮居民人均轉移性收入由2007年的3247.4元增加到2012年的7154.9元,五年間累計增長了1.2倍,年均增長17.1%,遠遠高於可支配收入和工資性收入的增速。2012年養老金或離退休金人均達到6759.3元,已佔到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6.8%,在居民收入構成中其地位僅次於工資性收入。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金不斷提高,同時調高失業救濟金標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擴大“低保”覆蓋面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有效地促進了城鎮居民轉移性收入的穩定增長。
消費領域全面拓寬,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由於收入的提高,大慶市城鎮居民生活水平也在穩步上昇,衣、食、住、用、行等各消費領域都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由2007年的9847.1元提高到2012年的15482.2元,增長57.2%,年均增長9.5%。恩格爾系數始終保持在31%—33%之間,比上一個五年提高了2—3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食品價格上漲增加了人們在食品消費的支出。2007年以來,大慶市消費品價格指數(CPI)累計上漲24.4%,而其中食品價格累計上漲75.2%。但是,按照20世紀70年代中期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標准,單從恩格爾系數這一指標來衡量大慶市人民生活富裕程度,大慶市城鎮居民已逐漸走出溫飽,奔向小康,邁向富裕之路。
1、膳食結構更趨合理。2012年大慶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828.7元,比2007年增長56.6%;膳食結構由過去以谷物為主的單一性向葷素搭配、營養科學、保健養生的現代飲食方向轉變,2012年肉、禽、蛋、油、奶、菜、果等副食品消費佔食品消費總額的54.3%,其中肉類人均年消費量增加46.8公斤、禽類增加7.2公斤;消費方式則在家務勞動社會化的推動下,由居室消費向戶外拓展,在外用餐漸成時尚,2012年城鎮居民在外飲食消費已達到851.5元,佔食品支出的比重達17.6%。食品種類豐富齊全,供應門市環繞家門,人們可隨時、隨地、隨意地享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
2、衣著成衣化、時裝化。2012年大慶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支出達到2476.2元,比2007年增長17.7%。居民衣著消費同樣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在衣著消費支出不斷增長的同時,市民著裝由單一性、低檔性向成衣化、時尚化、品牌化發展。衣著面料購買量減少,成衣購買量增加。
3、家庭耐用消費品昇級換代。2012大慶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彩電103臺,電冰箱98臺、洗衣機94臺、空調器31臺、淋浴熱水器70臺、移動電話169部、攝相機12架、家用電腦68臺。這些數據再次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確實非同凡響。
4、交通通訊日新月異。2012年大慶城鎮居民的人均交通支出達到2233.4元,比2007年增長了近4.4倍。家用汽車成為城鎮居民家庭當前的消費熱點。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通信支出553.2元,其中人均電信費支出409.1元。2012年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中已有74臺電視機接入有線電視網絡、48臺計算機接入互聯網。城鎮居民資訊交流平臺的豐富,不僅極大地便捷了生活,而且加快了現代生活的節奏和進入信息化時代的步伐。
5、精神生活豐富多彩。2012年大慶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達1340.9元,與2007年基本持平,其中文化娛樂服務就佔了27.5%。城鎮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向新的領域拓展,呈現出教育、電視、報刊、體育、網絡、旅游等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精神享受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充分體現。
6、消費結構優化。2012年的大慶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中,吃穿用的支出比重為52.6%,交通通訊、文教娛樂的支出比重為26.7%。與2007年相比,前者下降了5.5個百分點,而後者提高了3.6個百分點。在消費水平提昇的過程中,城鎮居民的消費理念也不斷昇華,消費方式由追求物質消費向追求服務消費轉變,人們更為注重生活的質量和品位,美容美發、養生健體、休閑娛樂、在外餐飲、家政服務等現代服務消費漸成城鎮居民的生活時尚。2012年大慶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2999.9元,比2007年提高19.7個百分點。
7、居住條件明顯改善。2012年大慶城鎮居民的人均居住支出達1712.6元,比2007年增加1.57倍。住房私有化進程明顯加快,購買房改房的家庭佔67.5%、購買商品房家庭的佔26.2%。室內裝潢日益考究,用材使料精挑細選,居室裝潢水平向高檔化、賓館化方向發展。2012年城鎮居民已有36.9%的住戶裝修過,城鎮居民居住條件的改善首先體現在住房面積及其建築質量上。2012年大慶城鎮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28.14平方米。住宅建築類型大有改觀,居住在二居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和單棟配套樓房的戶已達88.4%,並且每百戶家庭中有3戶擁有2套以上住房。此外,在住宅建設中實行統一規劃、綜合開發、配套建設以及規范化的物業管理,小區內外環境優美。住宅內使用自來水的佔94.7%、有廁所浴室的佔80.1%、有管道天然氣的佔79.6%、有空調和取暖設備的佔97.6%。
8、居民社會保障意識增強。2012年,大慶城鎮居民人均社會保障支出3614.5元,比對比年份2007年增長77.1%。其中人均個人交納的養老金1445.3元,個人交納的住房公積金1466.6元,個人交納的醫療基金533.3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90.1%、72.4%、53.5%。特別是新增的其它社會保障支出74.3元,比2007年增長6.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