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0日訊 頭頂驕陽,腳踏黑土。當前,在克山縣的沃野田間,一臺臺現代大型農機在忙碌的工作著。整地,播種,各項工作井然有序的進行著,整地機、播種機、大型農用拖拉機應有盡有。這是記者日前在克山縣看到的景象。
在立濤合作社的馬鈴薯種植現場,平整的黑土地上,七八臺大機械來回穿梭,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據立濤合作社總經理孫立濤介紹,合作社先對馬鈴薯種子進行選優、切種,並按照技術員的指導對種子采取種植前拌種、晾曬等相關豐產增收處理,在保障了馬鈴薯盡可能100%出苗率的情況下,采用大壟進行連片種植。現在合作社9臺大型播種機一天播種接近1000畝土地左右,大壟種植不僅有效提高了種植效率,實現了馬鈴薯種植規范化,也為今年獲得豐厚的農業收入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河南鄉仁發合作社一塊面積大約500畝的網格地塊上,各種大型農機正在進行著勞作。合作社理事長李鳳玉對記者說:“今年這天氣太罕見了,地裡的水乾不透,溫度還低,但是為了保證春播進度,我們的農用機械大批投入使用。現在耕種的這片地總共近500畝,因為土地潮濕,只使用了4臺播種機。”
據了解,仁發合作社今年准備種植馬鈴薯1萬畝。現在全部使用大型播種機進行播種,如果氣候允許,7臺大型播種機全部下地,10天左右就能全部播完。“盡管今年由於氣候原因開播時間拖後了,但是有大機械助力,相信我們的種子都會種到腰窩上,絕不會耽誤農時的,而且有了大機械的保障,播種速度不僅得到了加快,更可以提高播種質量,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播種。”李鳳玉信心滿滿地說。
縣農業局副局長許江介紹說,馬鈴薯一直是克山縣的傳統優勢種植作物,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它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來抓,廣大農民種植馬鈴薯熱情格外高漲。在今年春澇嚴重的情況下,為保證馬鈴薯增產增收,克山縣在馬鈴薯種植上積極推廣90公分大壟種植技術。馬鈴薯90公分大壟種植技術植株均勻分布,水肥利用率高,通風采光性好,便於群體增產。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用,將顯著提高馬鈴薯產量,使薯農大幅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