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深入一線督戰牢記標准硬杠 墾區搶農時掀起插秧高潮
2013-05-11 10:13:1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許開峰 陳旭光 井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11日訊 10日清晨,在綏濱農場17居民組7號水稻田裡,3臺插秧機往來穿梭,身後一株株秧苗排出整齊的隊列,在7號地的另一側,30多人正在用手將一撮撮秧苗插入土層。這是農場針對今年氣候特點采取寬窄行、高光效栽培方式,人車齊上的插秧畫面。

  從5月5日軍川農場率先插秧開始,目前,墾區寶泉嶺、建三江、牡丹江、紅興隆等東部管理局各農場因地制宜,全面掀起插秧高潮。

  在西部九三管理局,從5月3日以來,嫩江農場在條件好的地號堅持搶播,每天的作業量至少在150公頃左右,到9日已經播種玉米面積43910公頃。同時,做好內澇地號整地工作,利用氣溫回昇,組織人員進行定期踏查,對條件適合的地號及時進行整地作業,加快土壤散?,出動機車15臺,累計整地30450公頃,為早播創造條件。

  省農墾總局農業局最新數字顯示:到5月10日,全墾區9個管理局已經全面展開播種和插秧工作,出動旱田機械9081臺、插秧機1760臺,人力46867人,並已做好集中力量,晝夜搶播的准備,努力實現全作物播(插)在豐產期。

  今年,墾區上下把抗澇搶播當做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總局領導『包局督查制』,總局每個領導包一個管理局,從5月8日起全部奔赴一線督查春播工作,直到春播報捷。各管理局實行領導包片、局機關處室包場、場科室包隊、作業站包戶,層層傳遞壓力,落實責任。省農墾總局局長王有國強調:『必須堅持高標准適時搶播,牢記標准硬杠,做到科學播種。適合的地塊要實行全天候輪班倒,歇人不歇機。』

  今年,墾區計劃總播種面積4316.2萬畝,其中水稻2344.6萬畝、玉米1325.7萬畝、大豆426.4萬畝,其他作物219.5萬畝。針對去年秋冬以來降水多、底?足、冬雪大、氣溫低、回暖晚、春澇嚴重的嚴峻形勢,省農墾總局及早拿出應對預案。正月初十召開『備春耕工作專家座談會』,並結合專家建議,制定下發了『省農墾總局2013年備春耕工作指導意見』。2月26日召開『抗春澇保春種電視電話會議』,對抗春澇、保春種、奪豐收全面部署,要求全局上下樹立『錯過農時就是災』的思想,切實落實好搶農時、奪積溫、上標准等措施。水田圍繞早清雪、早扣棚、早排水、早擺牌、早播種、早泡田、早整地、早插秧『八個早』,旱田在耙雪促化、地號清理、頂凌整地、適?播種『四個環節』上狠下功夫。提出確保玉米5月15日前完成播種、大豆5月20日前完成播種、水稻插秧在5月25日前完成,確保實現全面積一次播種保全苗的目標。

  針對今年特定的氣象和土壤條件,狠抓病蟲災害、低溫冷害和前澇後旱『三防』措施落實。通過土壤化驗、盆栽試驗等方法,指導農戶選用苗床土,避免前茬農藥殘留藥害;堅持苗床消毒、調酸和苗期施藥防治,嚴格育秧大棚肥水及溫、濕度管理,有效防控苗期病蟲草害;小麥、大豆和玉米等旱田作物堅持100%種衣劑包衣,提高抗病能力。充分運用集中高臺旱育、大棚三膜覆蓋、大棚綜合增溫等措施,防御低溫冷害保育壯秧。堅持散表?、蓄底?、巧調?緊密結合,整地、播種和鎮壓連續作業,預防前澇後旱。一系列標准化的農技措施,為高標准春耕生產做足了准備。

  針對當前的春播難點,墾區積極尋找對策,以變應變。5月8日,省農墾總局召開現場會,積極推廣建設農場抗澇散?整地經驗,全力加快低窪地號散?、播種進度。對內澇嚴重的旱田地號和已起壟的低窪地號,調整機械設備,采取不同應對措施。此外,依據春播進展和播期極限適時調整品種、作物和施肥結構,積極引導職工農戶科學選用早熟、中早熟玉米、大豆品種,重點抓好大豆、雜豆等早熟品種的准備,有效提昇抗災保種技術含量,重點落實好綜合促熟提質增產措施,保全作物安全成熟,保品質、保產量、保效益。

責任編輯:呂博

【專題】2013年抗春澇 戰低溫 保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