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3日訊 這是一個高擎理想旗幟的追夢時代,蓬勃青春在奮進中綻放光彩。
省第十二次團代會以來,全省各級團組織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全面履行共青團基本職能,牢記使命,開拓創新,真抓實乾,深入實施“青少年思想鑄魂工程”、“團建創新工程”、“青少年權益保護工程”、“希望工程”、“農村青年致富成纔行動”、“青少年創業就業行動”和“青少年美好家園建設行動”等,帶領龍江1100萬團員青年投向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宏偉實踐,創造了輝映時代的青春業績,書寫了共青團發展的嶄新篇章。
思想引領,彰顯青春正能量
這是青春激揚,信念堅定,向夢想進發的時代。
五年來,全省各級團組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統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注重分類引導,培養不同群體青少年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廣泛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我與龍江同發展”、“學習貫徹十八大,青春建功新龍江”、“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與信仰對話”等主題教育活動,依托共青農場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泛開展國情、省情教育。在大學生中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大學生骨乾5萬餘人次。在少年兒童中,開展“紅領巾太陽花,好少年心向黨”主題活動。堅持文化育人,開展“青春勵志讀書匯”、“青少年文化公益大講堂”、“勞動創造奮斗·創業創新創優——我的青春故事”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廣泛運用新媒體搭建微平臺,傳遞正能量,創建省市縣三級團屬網站136個,創辦“龍青手機報”,開通省市縣三級官方微博及團乾部個人微博3萬餘個,粉絲總量達300餘萬人。利用微博開展的“為最美女教師祈福”、“微風暖龍江”微話題活動,吸引青少年廣泛關注與參與。
青春建功,推動龍江大發展
這是創新創造,建功立業,煥發青春光彩的時代。
五年來,各級團組織圍繞黨政工作大局,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促進龍江更好更快更大發展中發揮了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圍繞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深入推進農村青年致富成纔行動。組織農村青年致富實用技能培訓2500餘場次,培訓青年20餘萬人次;建立省市兩級農村青年棚室經濟示范基地;培養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實施“萬名大學生進萬村”服務行動,為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增添力量。圍繞我省產業項目發展和老工業基地振興,大力開展“共青團助力產業項目年”活動,引資總額達279億元;在重點項目建設中開展“青年突擊隊活動”;深入實施青工崗位技能提昇計劃,青工崗位技能大賽吸引100多萬名青年參與,為我省產業項目建設培養技工人纔。著眼於服務我省對外開放大局,積極推進與俄羅斯、日本、韓國及港澳臺地區青年交流互訪,互利合作。著眼於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廣泛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組織400萬青少年累計植樹2880萬株,護綠面積25萬畝,清除白色垃圾近百萬噸;積極參與和諧龍江建設,注冊青年志願者121萬餘名,街道、社區志願者服務站(基地)達2468個,推進志願服務工作項目化、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開展了“平安龍江”、“文明出行”、“青春暖流行動”十大志願服務項目,承擔了大冬會、新博會、書博會、哈洽會等大型賽事展會的志願服務工作。動員青少年踴躍參與扶貧濟困、抗震救災,全省團員青年為省內外遭受突發性災難的地區捐款捐物合計5000餘萬元。
紮實服務,幫難解懮促成長
這是重視青年,信任青年,關注青年成長的時代。
五年來,各級團組織著力關注青年民生,為青年成長發展搭建舞臺,有效服務了青少年的多樣化需求。
集中力量推進“青年就業創業行動”,建立國家、省、市三級“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1284家,組織9800名青年上崗見習。成立黑龍江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為青年創業項目提供1155萬元資金支持,幫助12萬餘名城鄉青年獲得創業小額貸款27.4億元。“三下鄉”、“挑戰杯”為大學生實踐搭建舞臺。“愛動龍江”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結對農民工子女學校869所,受助農民工子女12萬餘人。加強重點青少年群體幫助教育和預防犯罪工作,幫扶幫教結對6800多個,救助流浪兒童2327人。“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暢通青少年合理利益訴求的表達渠道。“青年維權崗”、12355青少年服務臺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三遠離一倡導”法制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廣泛開展,直接參與青少年3萬餘人。希望工程籌資1.14億元,新建希望小學171所,資助各類困難學生2.5萬人。評選青年五四獎章、青年創業獎、優秀青年志願者、優秀共青團員等,彰顯榜樣力量,引領青年成長。
夯實基礎,活躍基層重建設
這是重心下移,融入群眾,改進作風的時代。
五年來,全省各級團組織著力強化自身建設,堅持黨建帶團建,重心下移,深入基層,夯實基礎,基層活力不斷增強,共青團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不斷提昇。
紮實推進“團建創新工程”,支持基層,充實力量。協調省財政廳聯合下發支持鄉鎮團組織工作經費的政策性文件。選派214名地市級以上團乾部、178名高校團乾部駐縣掛職。推進鄉鎮街道團隊組織格局創新,新增編制外兼職團乾部16951人。全面開展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新建鄉鎮團委直屬團組織18608個,覆蓋團員11.1萬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建團數量11928家,建立青年農民工駐外團工委128個,聯系影響外出務工青年近10萬人。團乾部“包縣駐鄉”融入青年、“雙崗雙責”走進社區形成常態機制。省市縣三級團乾部培訓體系建立完善,分級分類培訓團乾部10萬餘人次。全省青聯、學聯、少先隊組織不斷壯大。切實履行全團帶隊職責,少先隊工作生動活潑。
展望未來,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站在新的起點上,我省廣大團員青年將以更加良好的風貌,在推動龍江創新發展、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宏偉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勇擔時代重任,譜寫更加務實奮進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