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4日訊 5月9日,蘿北縣團結鎮東風村水稻基地,一臺打漿機在農戶於金成家的稻池中正加緊作業。
『自家的農機具,已經作業6天了,今天稻田就能平整完,15日開始插秧。』於金成說。
今年,由於前期低溫天氣,我省大部分地區農時比往年晚10天左右,春耕形勢尤為緊迫。
種糧大戶於金成今年種植水稻300畝,農機具很『給力』,一臺機械一周時間就完成300畝水田平整,搶得了農時。
『村裡合作社正在申請無公害品牌,獲批後,我們村每畝水稻能增收300元。』東風村村主任趙武介紹說。
名山鎮山江村農機合作社引進了兩臺玉米精量播種機,實行玉米單行點播,株距格控制為18厘米。播種機單次作業能播種子、施肥近60畝,合作社承擔全村300公頃大田耕作的同時,外包作業面積200公頃,全部春播作業在15天之內完成。
農機合作社社員袁洪江把225畝土地加入了合作社,耕作收割都交給合作社,機械化作業使玉米畝產增加5%以上,每畝增收70元,機械化作業一項就可增收1.5萬元左右。『我還能出去乾點別的活,一年再掙個幾萬塊錢,入合作社還是有賬算。』袁洪江說。
從2011年起,名山鎮積極籌集和申請資金2100萬元組建了3個農機合作社,整合全鎮4054公頃耕地,有效提高了春播速度,目前全鎮2187公頃旱田和1800多公頃水田已經全部開始春播工作。
『農機合作社提高了農業標准化水平,每個合作社都有1200萬元補貼資金,攤到農戶手裡,可以把國家的一些政策,具體落實到每個農戶身上。』名山鎮鎮長韓寶臣說。
最近幾年,蘿北縣大型農機合作社快速發展,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大型農機合作社充分發揮了大機械連片作業的優勢,成為搶農時、促春耕的有力支橕。各農機合作社還根據自身作業能力和輻射作業面積,制定詳細計劃,每個合作社都確定作業量、作業地點、作業標准。各合作社建立農機作業明細上報制度,對合作社每臺機具的作業情況進行全程統計。
此外,各水稻專業合作社實行規模化經營,集中購買生產資料,降低耕種成本,並聘請農業專家現場指導,統一選擇優良品種,提昇水稻品質。
據縣農委主任袁祥龍介紹,經過前期大型機械集中作業,大大加快了春耕春播進度。除部分經濟作物需人工種植外,全縣主栽作物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農機作業率達98%。預計5月15日前完成玉米播種,5月20日前基本完成大豆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