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瓦斯濃度降低 確保礦井的安全生產
2013-05-15 10:15:40 來源:東北網-鶴崗日報  作者:高洪泉 王保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5日訊 南山煤礦瓦斯預抽實施大孔徑鑽孔,成孔率達到100%,使全礦井下所有作業場所瓦斯濃度在安全開采下又有了大幅降低。1至4月,這個礦完成大孔徑鑽孔探鑽36048米,超計劃48米,完成預抽瓦斯數量22.45萬立方米,超計劃2.45萬立方米,確保了礦井安全生產。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瓦斯“先抽後采、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十二字方針,從2012年11月開始,南山煤礦抽采區采用直徑為133毫米大孔徑鑽頭打瓦斯預抽鑽孔。施工中,他們先用94毫米鑽頭進行鑽孔,再擴至133毫米鑽孔,打孔之後在鑽孔中下108毫米的套管,解決了原來小孔徑鑽孔因岩石松軟、破碎以及煤體松軟出現的塌孔、死孔現象。“原先施工是94毫米孔徑,一個小班就能打一個70米的孔;現在兩個班能打一個孔。但原來一個鑽場設計16個孔,每個孔都得下套管、封孔;現在孔徑大了,只需打8個孔,我們下套管、封孔、運料的工作量減少了一半,封孔質量也提高了。”7日,正在西一區18號層零分段組織施工的抽采區鑽機隊隊長王繼龍告訴記者,采用大孔徑鑽孔,不但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還降低了生產成本。

  “過去16個鑽孔時,孔間距只有200毫米到300毫米,孔與孔之間特別近,容易出現孔與孔相交、相挨、‘套袖’現象,成孔率只能達到80%左右;現在一個鑽場只布置8個孔,孔間距擴大到500毫米,孔與孔之間互不影響,不存在透氣、透水現象。”抽采區副區長謝紅波告訴記者,剛開始采用大孔徑鑽孔時,鑽場施工人員認為工序繁瑣,進度較慢,有異議;當看到成孔率達到100%、操作業務不斷熟練、鑽孔進尺一天比一天加快時,員工們一致認為采用大孔徑鑽探工藝施工切實可行。

  大孔徑設備鑽孔不僅提高了成孔率,還為該礦東部區實施軟岩鑽孔預抽瓦斯提供了成功的經驗。4月上旬,掘進三區3406隊進入盆底南翼區15-3層二分段回風道施工,按設計要求每隔50米需打一個鑽場。為不影響掘進隊進尺和質量達標,抽采區在堅持實施大孔徑鑽孔的同時,在用工上采取“四六”制四班倒、交接班換人不停鑽等措施,區隊乾部現場指揮,隨時破解難題,原計劃20天打高位鑽孔1160米,而抽采區僅用16天就打高位鑽孔2240米,鑽孔速度比過去翻了一番,使3406隊在安全的前提下煤巷掘送順利進行。

責任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