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5日訊 30粒淀粉片裝進一只印有抗腫瘤字樣的藥瓶裡,打上防偽簽,再用塑料薄膜封裝。這樣一盒不足10元錢成本的“藥”,經生產商、醫藥公司轉手,最後竟以每盒5萬元賣給消費者。吃下這種假藥,不僅不治病,而且還延誤了醫治,危及生命。近日,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二中隊端掉了一伙制售假藥團伙,收繳各類假藥、假藥半成品、外包裝等總價值5億元。制售假藥團伙遍及全國各地。鑒於此,公安部在全國發起“集群一號”打擊制售假藥行動,哈市警方再次端掉另一假藥團伙。
警方收繳的假藥。
QQ群裡吆喝賣假藥醫藥代表搶著買
許多外國抗腫瘤名藥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是不允許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制假嫌疑人於是將目光投向互聯網。
“印度多吉美”、“印度易瑞沙”等都是有名的抗腫瘤藥品,按照相關規定,這些外國藥品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是不允許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
一網名叫“羅漢”的人每隔幾小時就會在一個集中了全國各地醫藥銷售代表的QQ群裡發布銷售此類藥品的信息廣告。“羅漢”稱,這些藥品都是他通過走私的方式從印度購進的。醫藥代表們都知道這種藥對抗腫瘤十分有效,很多腫瘤患者都慕名尋找,爭相購買。進這樣的藥,是不愁賣的。
按照QQ群和互聯網留下的聯系方式,部分醫藥代表通過電話聯系上“羅漢”,看過“羅漢”從網上發來的藥品資料後訂貨。“羅漢”根據對方的訂單將這些藥品通過物流公司發送過去,待對方收到貨後將藥款交給負責配貨的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再將這筆錢打到“羅漢”的銀行賬戶上。在整個交易過程中,“羅漢”從不與諸位買家見面接觸。
便宜了沒人信5萬一盒有人買
制假者認為,賣便宜了,別人肯定會懷疑這是假藥。於是進價1000元的假藥,幾經轉手,到了真正的患者手中,售價已高達50000元。
“羅漢”參照真藥的批發價,將從譚某處以每盒1000元進購的假抗腫瘤的藥以40000元左右價格賣給各地醫藥代表,醫藥代表再以50000元左右的價格賣給患病的消費者。

清點查獲的假藥。
“羅漢”賣的藥真是走私來的正品嗎?其實,這些藥都是他從“制造商”譚某手裡進購的,藥品成分裡沒有別的,只有淀粉。譚某從昆明購得淀粉藥片,又從溫州進購藥瓶、包裝盒、商標和防偽貼等包裝材料。在自己的加工窩點裡,他用機器“合成”抗腫瘤藥和其他普通藥品。譚某的制藥過程極其簡單,首先將30粒淀粉片裝進藥瓶,塞上醫藥棉,蓋上瓶蓋,再將藥瓶裝進紙盒包裝裡,貼上商標和防偽貼,用透明薄膜封裝,每盒成本不足10元。
窩點隱藏破舊民房女警喬裝鎖定目標
女偵查員幾經周折確定了制假窩點,步行一公裡,又乘車躲進網吧,纔安全撤退。

制假者使用的造假工具。
譚某制假的窩點在哪?呼蘭區通達路上的一處破舊平房浮出水面。這是一處大門緊鎖的居民大院,院裡大概有六七座平房。譚某的窩點是其中的哪座,始終摸不清。為避免打草驚蛇,一名女偵查員假扮農民工,以尋找離家多天的哥哥為由敲開了大院門。門一開,衝出五六名大漢,他們用懷疑的眼光看著女偵查員,不停質問她的來意。透過門縫,女偵查員看見譚某從最裡面的一間平房走出。確定譚某的落腳點,女偵查員准備撤退。可院裡的幾名男子卻不肯放過她。幾人駕駛著兩輛轎車一路悄悄尾隨。女偵查員心生一計,她步行走出一公裡遠,乘坐了一輛出租車在呼蘭一網吧門前下車。上了將近兩小時的網,纔甩掉了幾名在門口蹲坑的男子。
制假窩點找到,在北京銷售的“下線”也浮出水面。警方決定在同一時間一並收網。
售假藥“下線”落網假藥收繳萬餘盒
隨著呼蘭區通達路大院裡的幾名男子和北京豐臺區的“羅漢”落網,警方成功查獲5億元的涉假藥品、半成品假藥、包裝材料。
“都不許動,舉起手來,你叫譚某嗎?”,“是”。1月22日6時許,呼蘭區通達路大院裡的幾名男子被突然衝進的十餘名便衣帶上了手銬。大院裡面佔地近千平米的磚房裡擺放著打碼機、封口機、吹風機等包裝機器,還有數十盒抗腫瘤藥品和半成品。譚某在哈西租住的房子裡,警方還找到部分藥品。在呼蘭區一洗浴中心,與譚某經常聯系的“下線”醫藥代表高某落網。
與此同時,另一組偵查員前往北京,在豐臺區一戶居民住宅裡抓獲了“羅漢”。此人姓李,是哈市呼蘭人,是譚某的前妻的哥哥。在他租住的兩室一廳裡,專門用一間房間放置假藥,其中包括抗腫瘤藥、治療糖尿病、心髒病的“波立維”、“日達仙”、“舒普申”等20餘種藥品,共計萬餘盒。此外,還有打碼機、封口機、電吹風,假包裝材料數千套。在北京另一處民宅內,“下線”醫藥代理柴某同時落網。
從這4名犯罪嫌疑人手裡,警方查扣的各類成品假藥、半成品假藥、包裝材料等案值共計5億元。
托人買來假藥老漢吃半月病情加重
假藥涉及抗腫瘤、治糖尿病心髒病藥品,服用貽誤病情、危及患者生命。
鑒於這個制售假藥網絡涉及全國,初步推斷此網絡涉及萬人,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將此案上報公安部。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部門,開展“集群1號”戰役行動,約定在4月19日零時同時對其他相關嫌疑人收網。
在梳理案情時,哈市警方發現,哈市的王某冒充德國某知名醫藥公司業務員進購了治療糖尿病和心髒病的“淀粉藥”,他45元每盒購進,加價3元,賣給遼寧沈陽某醫藥公司的業務員都某。拿到4860盒“淀粉藥”後,都某偽造了藥品質量報告書和出貨單等材料,憑借此證書,他又將一半藥轉手賣給佳木斯一家醫藥公司。而佳木斯醫藥公司又每盒加價3元,賣給哈市張某(女)所開的一家醫藥公司,張某再次轉手買給哈市的幾家藥店。4月19日零時,哈市警方收網將涉案的王某、都某、張某抓獲。同時,齊齊哈爾警方在當地將金某(女)抓獲。在“集群一號”行動中,哈市警方收繳藥品4000餘盒,涉案金額30餘萬,另外,警方前往藥店追回各類假藥2000餘盒,仍有500餘盒藥品已流入消費者手中。
年過七旬的何老漢是一名假藥受害者。剛剛做完心髒支架手術的他讓女兒通過朋友找到了哈市一家醫藥公司的張某,以每盒110元的價格購買了10餘盒具有營養心肌、抗凝栓作用的“波立維”藥。可吃了近半個月,何老漢的病情加重了。起初,他還懷疑是心髒支架手術做得不成功,直到警方告訴他真相時,他纔知道托熟人買來的救命藥竟然是淀粉做的。後經相關部門鑒定,何老漢購買的“波立維”藥的成分除了淀粉僅有微量的阿司匹林。
“集群一號”行動
在“集群一號”戰役中,全國各地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7人,搗毀假藥窩點56處,打掉犯罪團伙38個,立案64起,繳獲各類假藥270.8萬盒,假藥半成品1.9噸。犯罪團伙中有專門制作包裝材料的,有人專門去醫院回收藥瓶的,有人制作淀粉藥片,有人加工假藥,有人批發假藥,形成了一條專業“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