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16日訊 哈商大“企業公司創建與運營實踐”課被很多學生稱為睡覺時還在想著的課程。課堂上,坐在電腦前“玩游戲”,老師還會發給幾千萬的“資本”,而學生要做的就是運用專業知識做好自己在游戲中所扮演的角色,努力在為期三周的“商戰”中賺取更大的利益。8日,記者走進哈商大經管綜合實踐中心,體驗了一堂公司創建與運營實踐課。

每個小組都是一家“公司”圖片由學校提供
記者在實踐課的教室看到,學生分成小組圍坐在圓桌前,每人面前一臺電腦,玩著虛擬場景的“游戲”,屏幕下方還有一個類似於游戲操縱方向盤的圖示。老師說,學生是在使用“創業之星”軟件,每個人在軟件中可以選擇自己扮演的角色,如總經理、財務總監、市場經理等。點不同的按鈕,軟件中的人物可以在辦公室辦公,還可以走出辦公室,到稅務、銀行、市場等處辦事。
EPR沙盤實踐 王偉琳 攝
走進EPR沙盤教室,每張桌上只有一臺電腦,但桌面上有一張盤面,上面有生產線等,灰幣代表錢,彩幣代表生產原料和產品。大三學生張寧宇說,每個小組是一家公司,每家公司獲得老師提供的“創業資金”8000萬元。企業如何運營、如何獲得更多的利潤,學生自我發揮空間很大。
每一期實踐的學生會按6至8人的規模自組公司,公司創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個公司的總經理要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公司的名字和經營內容。在為期三周的實踐中,學生們可以完成一家公司從創建到運營的全過程。最後要經過一場“商戰”,選出營利最多的公司。為了能在“商戰”中獲勝,很多學生離開了實踐課堂仍在思考經營策略。
哈商大經管綜合實踐中心如同一個大學生職業體驗中心,由國際商務廳、企業管理廳、辦稅服務廳等七廳和創新創業孵化室、沙盤模擬實訓室組成。
每年該校經管類、法律、外語等專業的學生分批進入中心進行實踐、實習。實習結束後,學生會獲得“實習證書”,證書上會寫明創辦的公司名稱、團隊以及在商戰中所獲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