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早市賣肉哥攻下本科學歷 資助貧女求學熱心公益事業
2013-05-16 10:47:1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16日訊 在哈爾濱市南崗區龍泰社區三姓街早市上賣了17年豬肉的徐銳,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工,也是一個懷揣夢想的有志青年,是一個樂於助人的社區活躍分子。徐銳從1996年至今的17年間,做了很多不容易的事:2003年通過自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黑龍江省經濟管理乾部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拿到了本科學歷;30歲前購了房買了車;八年不輟資助一個家境貧困的女童上學;積極參加社區農民工工會活動……

  夙夜匪懈 大學夢

  20多年前,徐銳與姐姐、弟弟隨父母從鐵力來到哈爾濱,當時全家靠父母賣菜、賣水果或是打零工過活,日子過得很艱辛,因為經濟條件所限,徐銳高中畢業後沒有繼續深造,而是出攤幫父母養家。後來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徐銳在龍泰社區的三姓街早市擺起了豬肉攤。雖然開始自食其力,但沒錢上學的經歷一直是徐銳心頭的陰影。

  日子久了,徐銳逐漸發現由於知識缺乏,自己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賣肉同樣需要知識,得懂市場、懂經營,而自己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低,無法對生鮮業發展做出准確判斷。此時,曾經在心裡蟄伏多年的“大學夢”蘇醒了,徐銳決定考大學,提高文化水平。

  2003年徐銳重返課堂,跟中學生一起參加高考復習班。每天早市一散,徐銳匆匆吃口早飯就鑽進書本裡,經常是一日三餐減成兩餐或一餐,一學就是幾個小時。早市生意不能停,課程不能落下,晚上還要訂第二天的貨。因為睡眠嚴重不足,他經常在公交車上打盹而坐過站。他曾經這樣激勵自己:上學的成本是每天15元,如果一天不去補習班或沒有學好當日知識,這15元就白白損失了,沒有任何理由不珍惜上課的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的認真復習,他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黑龍江省經濟管理乾部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實現了上大學的夢想。

  徐銳將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他將所學的消費心理學和市場營銷課程運用到如何研究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潛在需求上,學會了差異化服務。他不但幫顧客把肘子去毛,稱完後還要去骨,獨創了“扒肘子”服務;他不但賣豬肉,還連帶幫顧客灌制肉腸,這些方便顧客的免費勞動為他贏得了很多回頭客。一時間“自學大學生”徐銳的攤床可謂小有名氣,每天早市便可接待200多名顧客,有時顧客還要排隊等候。

  扶貧助困 感恩夢

  經過十年不懈努力,這個外來務工人員開始收獲人生的果實。徐銳不但實現大學夢,還買了房子,買了汽車,又獲得了“首屆農民工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進城務工青年”等榮譽。徐銳說,永遠都忘不了當初幫助他的社區,是社區幫他創建的豬肉攤養活了自己全家人,社區給了他全新的人生。徐銳要用回報社會成就自己另一個人生夢想。

  自從參加了社區組織的農民工工會,徐銳了解到社區裡有很多困難居民,他經常利用休息日或節假日看望困難戶。2005年,他通過社區了解到一個特殊的家庭:女主人馬桂榮患有下肢肌無力癥,日常行走只能靠雙拐,丈夫2002年去世,孩子小丹瑩正在上小學,全家人靠低保生活。徐銳覺得這個家庭太可憐了,“我願意幫助這個孩子完成學業。”他真誠的承諾讓久病的丹瑩媽媽露出了笑容。

  徐銳言出即行,他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個月要多賣100公斤肉,多賺幾百塊錢來資助小丹瑩。徐銳比平時起得更早,乾的活更多、更累。每天他很早就趕到上貨點,只為挑選到質量更好的豬肉。不少逛早市的百姓得知了他的事跡,都來購買徐銳家的“放心肉”,徐銳每個月多掙出二三百元錢的目標達到了。從小丹瑩讀小學三年級到現在的高中二年級的8年中,徐銳的資助從未中斷,如今小丹瑩成績優異,正在為上自己向往的大學發奮讀書。

  起而行之 責任夢

  如今,徐銳住在離丹瑩家八九站地以外的居民小區,但這麼多年徐銳還是在龍泰社區出早市。龍泰社區曹主任介紹說,徐銳這麼做,是為了回報社區,也是為了方便照顧丹瑩。徐銳每個月都會為孩子送去幾百元的學費或是生活費用,而他對自己卻比較苛刻,手套、襪子破了,妻子要給他添置新的,他捨不得,想節省下錢給小丹瑩買個新書包、新水杯或是新鞋子。徐銳擔心小丹瑩高中功課緊,缺少營養,就經常給孩子送去牛奶、雞蛋、水果。徐銳說:“讓孩子圓‘求學夢’是我的夢想,幾年來我越發感覺這個夢想很‘重’,因為它像是一種責任,一種做家長、父親的責任。我雖與丹瑩沒有血緣關系,但正是夢想將我和孩子緊緊聯系在一起。當初我一個月掙1000元出頭,拿出100元,現在我掙3000多元,每個月資助她的錢也漲到300元。”

  對於徐銳的善舉,身邊人表示了不理解,認為這年頭自己管好自己就夠了,操心別人的事太多餘。徐銳就向他們說明自己的理念:“人要懂得感恩,是社區和社會給了我充滿希望的生活,我要將這份恩情回報給社會和他人。雖然我不能做到傾其所有,但我至少保證每個月拿出十分之一的收入去資助孩子上學。”徐銳的愛人起初也不理解丈夫的所做所為,怕別人的閑話傷害了丈夫,徐銳就把愛人領到了小丹瑩的家。看到這個貧困家庭,徐銳的愛人不再說什麼,開始默默地與丈夫一道圓這個感恩夢。

  前幾天徐銳當選為社區的農民工黨支部書記,他希望通過自己微薄之力傳遞正能量,也希望社會上能有更多的人為實現自己心中小小的美好夢想而努力。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