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17日訊 今日,哈市城管局召開全市市場攤區綜合治理工作道裡區現場會,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道裡區斜角街、經緯十道街、工懋街三個早市,率先做到了“邊經營邊保潔,撤市後場地淨”的市場攤區管理模式,改變了以往市場攤區環境衛生差、交通壓力大的困境。哈市將以道裡區這三個市場攤區為管理范本,在全市推廣。
斜角街早市 攤位下鋪五彩布防油漬
當日6時30分許,記者來到斜角街早市,這個市場攤區大約長200米,所有攤位擺放都非常規范整齊。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業主都在自己的攤位下鋪上五彩布,尤其是油餅攤、羊湯攤、油條攤、肉攤等產生油漬較多的攤位,甚至鋪了兩層,有效防止油漬污染地面。
在早市上,大約每隔10米,就設有一個垃圾箱,方便市民和業戶扔掉隨時產生的垃圾。放眼望去,早市的街路上市民來來往往、業戶生意忙碌,地上卻沒有一點垃圾。而肉類、魚類、蔬菜果類、日雜類等分類設置的攤位,極大地方便了市民購物。
工懋街早市設自潔箱
尚志街道辦主任李美峰介紹,為了讓該市場攤區的186名業戶准時撤市,他們會提前15分鍾響起撤市音樂,讓業戶們做好撤市准備,保證撤市後場地的潔淨有序。
經緯十道街早市 攤位退後一米不影響交通
隨後,記者來到經緯十道街早市,這個早市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攤位全部在路邊石後一米的位置經營,買菜的市民在挑選時,都走在人行道上,既不影響車輛正常通行,又保證了市民的安全。
業主姚善鳴經營的是中老年人服裝,在他的攤位上掛著一面文明業戶的錦旗,“只有文明守信、嚴格按市場攤區管理規定執行的業戶纔會獲得這個榮譽,有了它,我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姚善鳴說。
在這個早市的每一個交通路口,都有一名市場監督員,他們戴著紅色袖標,手裡拿著小紅旗。市場監督員付麗君告訴記者,這個市場攤區一共有8名市場監督員,除了監督管理市場、保證市民安全,還兼顧為市民答疑指路的工作,“有的老人想買東西,卻找不到哪裡有賣,我們就領著過去。”
工懋街早市 攤位自備垃圾桶隨時保潔
工懋街早市緊挨著經緯十道街早市,這裡居民樓較多,很多上班族選擇來此吃早餐。記者注意到,餛飩、安徽板面、油條豆漿豆腐腦、油餅等,每一個早餐攤都會准備一個套著方便袋的垃圾桶。正在吃餛飩的劉姓市民說:“早市乾淨衛生,我們吃著也放心,最重要的是,早市撤得快,不影響環境和交通,挺好的。”
不僅是早餐攤乾淨,幾乎每個攤主都自備了掃帚、撮子等清掃工具。一名姓曲的蔬菜攤主說:“這個市場要求業戶必須帶掃帚、撮子、垃圾袋、五彩布,賣菜時扒下來的菜葉,我就隨手扔到身後的手推車裡,走的時候裝袋帶走。”
據道裡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現有35個市場攤區,其中早市21個、夜市11個、日市3個。為消除街路市場攤區對場地及周邊環境的污染,舒緩對交通造成的壓力,該區提出了“邊經營邊保潔,撤市後場地淨”的精細化衛生管理模式,要求入市前即開始打掃,經營中全程保潔,使得撤市後保潔時間縮短了20多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