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20日訊 今年,哈市排水集團改建工程將對地下老舊源網管線改造、引進新型清掏、排澇設備、利用視頻監控打造地理信息系統、建立雨洪模型排澇搶險指揮調度中心等9項排水工程,消除先鋒橋等多處易澇片區排水隱患。預計未來3至5年內,哈市將投資35億元左右,陸續解決哈市區內21處易澇片、排水設施陳舊老化、泵站機排能力不足等問題。
近年來,城市快速發展,哈市工業和生活污水量急劇增加,加之近兩年暴雨等天氣頻繁,主城區排水防澇基礎設施老化、能力不足等內澇病相繼出現。去年,哈市排水集團公布了先鋒橋、建國公園等21處易澇片區,這些區域中在雨後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現象。
哈市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雨水井設置位置、排水管線管徑大小、調蓄池的儲水空間和泵站的排水能力都影響著內澇區的排澇速度。而這21處易澇片普遍存在排水設施陳舊老化、泵站機排能力不足、缺少大型調蓄池等問題。
今年,排水公司將籌建地理信息系統雨洪模型調度中心、先鋒橋排水泵站改擴建、先鋒化工區域內澇治理應急等9大工程。其中,排水地理信息系統雨洪模型排澇搶險指揮調度系統可通過電腦,用視頻適時監控市區路面積水。模擬某一區域降雨後的排水狀況,排水設施中的某一環節存在問題,工程人員通過電腦提前演示,並制定對應的應急方案,以備抗擊隨時發生的城市內澇。今年汛期前,21處內澇片中的部分嚴重內澇片區都將建立雨洪模型。
此外,哈市今年將采購22臺排水車輛,彌補排水應急搶險、清掏搶險設備不足的劣勢。至2017年,哈市將利用5年時間,每年完成一個主城區的老舊管網改造工程,預計投資23.4億元。目前,哈市今年已啟動道裡區42公裡老舊排水管網改造工程,現在工程已完成過半,其中一機路雨污提昇泵站工程已經進入尾聲,目前正在階段性調試階段,預計正式投入使用後,機排能力將達到75噸/小時,不但可以完全解決周邊400餘戶低窪地區居民正常生活污水排放問題,而且,一機路周邊低窪地帶,也將從此告別雨天因路面積水產生的出行難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