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3日訊 5月14日至16日,按照中國市長協會安排,市委副書記、市長郭新雙在美國洛杉磯參加了第七屆中美市長峰會。此次峰會的主題為“中美間的貿易和投資機會”,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等問題是此次峰會的主要議題。
據了解,根據中美兩國市長協會之間協定,此次參加第七屆中美市長峰會的中國市長代表團由北京市長王安順任團長,烏魯木齊市委書記、貴陽市長、齊齊哈爾市長、太倉市長出席此次峰會。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總領事邱紹芳,洛杉磯市長威拉萊格沙等多位美國市長出席此次峰會。
郭新雙在峰會上發言,向與會中美市長介紹了齊齊哈爾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投資項目的優勢。
郭新雙說,齊齊哈爾作為北緯46度以北的中國最大城市,塞北的黑土文化與草原的游牧文化匯聚交融,薈萃了風姿獨特、古朴自然的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遺址。紮龍濕地有著“世界大濕地、中國鶴家鄉”的美譽,是丹頂鶴的家鄉。齊齊哈爾是中國著名的綠色食品之都、裝備工業基地、生態旅游勝地和歷史文化名城,更兼有“市民最滿意城市”、“中國十佳優質生活城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國際老年友好型城市”等殊榮。
郭新雙說,繼2003年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實施,中國政府2012年又啟動了新一輪振興東北地區行動計劃,將東北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新興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國家重要商品糧和農牧業生產基地以及重要技術研發與創新基地,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齊齊哈爾也以城市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為統領,通過推動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產業向園區集聚、人口向城市、縣城、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匯集,正在構建全新的發展格局。計劃到2020年城鎮化率提高到60%。面對已經形成的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
郭新雙說,齊齊哈爾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肥沃的松嫩平原腹地,是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省區的交通、通訊樞紐,世界公認的“黃金奶帶”,具有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和畜牧業基地,糧食總產已達269億斤,綠色食品種植面積1250萬畝,佔總面積的40%;綠色(有機)食品原料產量達600多萬噸;綠色(有機)畜禽年飼養量在700萬頭(只)以上;鮮奶總產量162萬噸。另外,中糧集團、蒙牛乳業、英糖集團、飛鶴乳業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經在此形成氣候,這些項目和企業所產生的集聚效應,對境外企業將形成投資的最大吸引力。
郭新雙說,目前,中國像齊齊哈爾這樣的糧食主產區都處在一個投資拉動的飢渴期,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創造寬松的投資環境來吸引外資。在未來5-10年,齊齊哈爾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交流的戰略重點,主要集中在裝備工業、綠色食品、煤化工三大支柱和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上。最為關鍵的,齊齊哈爾實現可持續振興所要轉變增長的動力,已經由政府推動逐步轉化為資本的推動,風險投資必將大有作為。
郭新雙說,美國是中國第二大出口市場和主要投資來源地,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也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中美兩國經濟高度互補,相互依存不斷加深,雙邊經濟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中國美國商會調查的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整體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有超過91%的受訪企業表示看好未來五年其在中國的發展,明顯感覺到中國二三線城市的發展動力強勁。去年,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已達成共識,東北在中國區域經濟協調增長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吸引投資能力不斷增強。在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帶動下,齊齊哈爾的經濟有望改變長期調整型增長的蹣跚步履,成為中國新興的外商投資熱點地區。
郭新雙說,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齊齊哈爾作為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也在城市化、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戰略推動下蓄勢待發。市場孕育著巨大的潛力和商機。如果我們眾多的城市和企業都能抓住良機而加入到中美經濟合作的大潮中,兩國相互投資、相互貿易一定能積小步為大步,匯溪流為江河,兩國更加平衡的經濟關系就會有更加堅實廣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