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派出所所長30年『撿了』28個棄嬰 直言『幫棄嬰尋親難』
2013-05-24 09:44:5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赫 張鳴霄 陳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沒有一聲啼哭,23日早,剛出生10多天的她,靜靜地蜷縮在印著大朵玫瑰花的小紅被裡,被扔在了一個漆黑的樓道裡。若不是好心人發現,她可能會被人不小心踩到,或是當成垃圾扔掉。

  東北網5月24日訊 從警30餘年,59歲的劉春曾與28個棄嬰面對面。有的棄嬰是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由劉春抱回來的,有的則是拾到者送到派出所來的。30多年,劉春換了7個派出所,總能看到棄嬰,對此很有話語權。

  “棄嬰多數都是病孩兒,父母沒錢治或是覺得治好的希望不大,就拋棄了”,在斯大林派出所時劉春遇到的棄嬰最多,因為離兒童醫院近,有些父母生完孩子就扔到了醫院裡。“一接到兒童醫院的電話,基本沒別的事,准是又發現棄嬰了”,劉春苦笑著說。

  劉春最遺憾的是,棄嬰尋親難度太大。他經手的28個棄嬰只有一個找到了父母。

  當前,棄嬰人數正呈逐年上昇態勢,對於“棄嬰現象”,劉春希望:這一骨肉生離的現象不僅是對人性的拷問,隱藏在這一現象背後的嬰兒性別比嚴重失調、人口出生缺陷乾預失靈、流動人口和青少年性教育缺位等社會問題,更需要引起各界的關注。

  未滿月健康女嬰被棄樓道

  特征:身裹玫瑰花小紅被,未留任何身份信息

  醫生:從臍帶結紮方式看可能在鄉鎮醫院接生

  昨早8時40分許,家住道裡區安達街20號1單元五樓的馬國紅買完菜從早市回家,走到三樓樓梯緩臺處時,差點踩到一個“包裹”。

  “我們這個樓道挺黑,還埋汰。說是垃圾吧,包裹還挺乾淨,我多看了幾眼,沒想到看到了一個小腦袋和頭發”,孩子一直不出聲,不知是死是活,馬國紅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8分鍾後,新陽路派出所的民警趕到現場,將孩子抱回了派出所。直到派出所,這個孩子也沒哭。民警打開包裹發現,裡面是一個女嬰。穿戴乾淨整齊,還戴著尿不濕。女嬰的父母沒在包裹內留下任何留言。“孩子太小了,又軟又嫩像塊豆腐,我們這些大老爺們沒抱過這麼小的孩子,碰都不敢碰”,新陽路派出所所長劉春說。

  好在片區內有家維多麗亞婦產醫院,劉所長撥打了求援電話。10時許,記者抵達派出所,正遇上趕來幫忙的醫護人員,他們還帶了不少新生兒必備用品。經檢查,孩子的臍帶剛脫落,出生時間應該在15天左右,初步判斷是個健康的女嬰,孩子的臍帶是用一個黑繩來結紮的,方式老舊,很可能是在鄉鎮醫院接生的。而且包裹孩子的小被在市區內也很少見。

  “就這樣被拋棄了,孩子的父母是誰?”大家都想到了調監控錄像,但劉所長一句“這個小區內外都沒監控器”打碎了大家幫孩子尋親的夢。劉春所長把女嬰送到了市兒童福利院。市兒童福利院負責人陳曦說,女嬰將送往保健室觀察,最晚24日安排體檢,如果沒問題就會按照國家《收養法》的流程走。方案一是由福利院收養,方案二是先在媒體公示一至兩個月後,篩選合格的領養者領養女嬰。(報料人馬女士)

  行至科研街20號(原市兒童福利院)得知福利院移址後,女民警李冬梅對女嬰說:“寶貝兒,我還能再抱你一會兒。”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