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盜留學生QQ號騙『母親』30萬 市民遇電信詐騙撥『96345』
2013-05-24 09:49:4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孫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4日訊 國外求學的“兒子”上QQ向母親要錢救急,打款30萬後,母親纔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接到“催電費”電話,意外卷進毒品洗錢犯罪,兩市民為證清白,分別將59.5萬和3萬存款匯給“警方”。5月6日至18日,哈市連續發生三起電信詐騙,三人累計被騙92.5萬餘元。電信詐騙都用什麼伎倆?如何識破電信詐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非接觸型犯罪偵查隊隊長殷呈煒教您如何避免上當。

制圖/李迪

  “兒子”渾水摸魚

  網上對話騙巨款

  兒子出國留學,丈夫出差,在上海定居的劉琴決定回哈探親打發時間。18日晚22時50分,在姐姐家暫居的她閑來無事打開電腦。剛一上線,就看到“兒子”的QQ頭像在不停地閃。“兒子”稱,他的同學馬上就回國了,兜裡卻沒有人民幣,同學已經將如數的美元給了他,按照匯率,母親只要將30萬元人民幣打到同學銀行卡上就兩清了。劉琴沒猶豫就將30萬匯款分三次打到“兒子”所說的銀行卡上。一天後,劉琴與兒子在網上相遇。劉琴提及是否收到匯款一事,這讓兒子一頭霧水。經過核實,劉琴纔知道有人冒充兒子在QQ上騙了自己的錢。次日,劉琴向道外警方報警。

  原來,前幾日,劉琴的兒子加入了一個留學生QQ群。有人自稱是某國外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群裡發布了一些賣車、租房和幫忙投票的網頁鏈接。劉琴的兒子好奇點開網頁,誰知卻中了木馬病毒,自己的QQ密碼被盜了。騙子登錄QQ,騙了劉琴的錢。

  警方提醒

  留學生不要輕易添加好友,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人發來的網頁鏈接。家長一旦遇到孩子以“攝像頭壞了”、“麥克壞了”為由拒絕與家長視頻聊天、語音聊天時,要格外注意,因為很可能此時坐在電腦前的是別人。凡是詐騙都以要錢為目的,只要在聊天中提及與錢財相關的事,家長務必要想辦法與孩子核實清楚。不要怕多花費幾十元電話費而損失掉數萬元的匯款。

  接“催電費”電話“卷入”涉毒洗錢案

  17日14時許,南崗區大眾新城小區的張強家電話響起,“電業局”的語音電話提示他該繳欠費了。張強連忙按照提示按下“9”鍵接通人工服務。電話中,一男子自稱是福州電業局的工作人員,他告訴張強他在福州注冊的一家企業拖欠了4600元電費,因逾期未繳,電業局已經報警,可聯系警方核實。隨後該男子將電話接到了“福建警方”,張強連忙報出自己全名和身份證號碼讓“民警”核實。“民警”告訴張強,他涉嫌毒品洗錢犯罪被警方追查。“民警”稱案件調查需要費用,要張強先匯2000元破案抵押金,待案件水落石出後還張強清白,到時再將抵押金全部退還。張強如數匯款。次日,騙子再次找到張強,告訴其父母也被牽扯其中。張強按照對方要求再次匯了2.8萬辦案抵押金。

  無獨有偶,香坊區紅旗大街的陳軍也上了“電業局”的當,對方以陳軍涉嫌毒品洗錢要凍結陳軍賬戶為名,讓他將所有存款轉到“安全賬戶”。陳軍分8次,將59.5萬元全部交給了騙子。

  警方提醒

  此案屬電話詐騙。公檢法部門從來不用電話辦案,更不會設所謂的“安全賬戶”讓市民轉移錢財。遇到此類事件,市民可撥打110報警電話進行報警核實。

  八種“電信詐騙術”您都要提防

  除了QQ詐騙、電話詐騙之外,騙子常用的電信詐騙伎倆還有以下幾種:第一,發短信退車稅、房稅,“非常6+1”、“好聲音”等電視節目抽獎中獎。第二,打電話稱機主銀行卡透支,逾期未還款,需要立即繳清。醫保卡在異地消費購買了違禁藥品。第三,電話中冒充熟人,先通知你其要到哈市辦事,再以在途中遇急要錢為由騙錢。第四,低息、無息貸款為誘餌,騙取貸款抵押金。第五,炒“黑馬股”,有內部情報穩賺錢為由,要“分成”。第六,高薪招工,需要交服裝費、抵押金為由。第七,郵包裡有違禁物品,被公安機關調查。第八,打電話稱綁架了親屬,要贖金。

  如遇相似情況,市民可撥打市公安局開通的96345預防電信詐騙諮詢服務電話報警,向接警人員闡述清楚短信的內容或來電的內容、回復的電話、發送短信的電話號碼,由接警人員負責核實短信的真實性。

  如果已經既成事實的詐騙報警,接警人員會立即指令相關部門受理案件,並及時偵辦。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