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委書記劉剛近日率隊先後考察了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並分別與渭南市委書記徐新榮等當地領導和專家進行了座談。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文華,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於明海參加考察和座談。
此次考察的基地和示范區在建設和發展中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對我市農業園區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富平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是陝西省確定建設的五個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和陝西省『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項目之一。該項目規劃建設地點為淡村鎮,建設期限5年,佔地5.42萬畝,計劃投資36.5億元。基地按照『一軸六區』的布局進行規劃建設,重點建設了以基地大道為軸線的高新技術示范區、行政服務及加工儲藏交易區、設施蔬菜生產區、畜禽養殖示范區、特色林果種植區、小城鎮建設六個區。按照『政府搭平臺,企業建龍頭,組建合作社,攜民共發展』的運營模式,『設施現代化、設備智能化、技術標准化、工藝流程化、管理科學化』的總體要求,已初步成為當地集實驗、示范、推廣、生產、加工、銷售、經營、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於1997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納入國家高新區管理,是我國三大農業示范區之一,規劃面積22.12平方公裡。該區以現代農業及鄉村建設示范園區為中心,按照網絡狀的農業作物、林地和水網體系,將幾個功能區有機聯系在一起,形成『六區一帶』(現代農業及鄉村建設示范園區、農業科學園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農業綜合園區、農業中試園區、生活服務園區、農業觀光及休閑帶)。16年來,通過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把科技優勢迅速轉化為產業優勢,依靠科技示范和產業化帶動,推動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帶動這一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農民增收,為我國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做出了貢獻,並且在『農業改革發展思路』,『培養、吸引、發揮人纔作用』,『農科教結合』,『產學研結合』,『科教體制改革』,『乾旱農業研究和開發』,『對外交流與合作』,『省部共建』,『農業產業鏈延伸』以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十個方面發揮了示范作用。
考察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管理體制優越。作為國家級示范區,示范區工委、管委會為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享有地市級行政管理權,示范區管委會領導由分管農業的副省長兼任。建立了由20餘個部委和省政府組成的協調領導小組,省部共建,以省為主,省直20餘個部門協調配合,組織協調力度大。中、省、地方和企業多元投入機制完善,投入力度大。僅1997年~2005年間即投入基礎建設資金68億元。
科技實力雄厚。擁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及相關的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6個省級學會,擁有各類農業科教人員6100多名,教學、科研及推廣實力雄厚。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由10家國家和省級教科研部門合並組建,是國家『985』和『211』重點建設大學,在小麥育種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國領先水平,黨委書記由管委會領導兼任,管理順暢。
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大。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動下,以農業大學為依托、以基層農技力量為骨乾』的農技推廣新模式,在全國10多個省區建立示范點和試驗基地1200多個。成功舉辦十九屆楊凌農高會,與多個發達國家開展了農業合作。
特色鮮明。園區依托楊凌深厚農耕文化底蘊,雄厚科技實力,突出乾旱、半乾旱區域特點,緊緊抓住農業改革、人纔培育、技術開發與應用及產業化、農業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積極探索,成果豐碩,示范作用突出。
考察期間,劉剛還邀請兩地領導和專家參加我市即將舉辦的中俄農業高層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