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黑龍江警方偵破全國首例利用通訊錄實施敲詐勒索案件
2013-05-27 22:30: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7日訊(記者 岳雲雪)一男子通過高價收買各類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的通訊錄,隨後冒充“黑社會”撥打電話實施敲詐勒索,僅今年前四月就騙及30省市1303人,涉案金額巨大。日前,我省警方將犯罪嫌疑人王某抓獲,隨後又將其上游非法出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現場收繳200餘本各類紙質通訊錄,近億條電子信息數據。至此,我省警方成功破獲了全國首例利用通訊錄獲取公民信息實施敲詐勒索的案件。

警方收繳的部分紙質通訊錄。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你是張某某嗎?我在你單位樓下,我是黑社會的,你得罪人了,他們僱我打斷你的腿,如果想平事就給兄弟拿點錢。”這樣的話連王某自己都不記得說過了多少遍。據王某供述,他是河北人,在發小名片時結識了在北京擺地攤賣通訊錄的李某,而李某販賣個人信息將近3年,經他手賣出的信息達上億條。

  隨手亂放的校友錄最後賣給了收廢品的,會議發的通訊手冊被扔進了垃圾桶……偵查員張澎告訴記者,由於個人的疏忽大意,隨意將閑置、過時的通訊錄丟棄或者當廢品賣掉。有些廢品收購人員便將通訊錄挑揀出來,以高出廢品多倍的價格銷售給舊書收購商販,再經過舊書商販賣到收集公民信息的不法群體手中。一本通訊錄大約賣多少錢呢?張澎說:“具體價格要看通訊錄‘含金量’。如果是今年或者去年的通訊錄價位就相對高些。通訊錄的內容也很關鍵,裡面記載的如果是大企業的老板或者各大單位領導的電話就更值錢了,每條從100到1000元不等。”

  警方分析犯罪嫌疑人屢屢得手的原因有幾點:一是制造緊張情緒,誘導群眾受騙。嫌疑人撥打電話時,往往會說自己就在其周圍,或是一個城市以及當地某個地標性建築,讓受害者感覺危險就在身邊;二是編造恐怖信息、降低防范心理。嫌疑人會針對公民信息中的職業、身份等特征編造出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事情,引誘受害者認為真的得罪了同行、熟人等;三是誇大犯罪事實,虛構可信空間。在繳獲的公民信息中,有大量個人購車、購物的數據,嫌疑人實施敲詐勒索時,會說出當事人車輛的牌照號碼、車型等特征,以不給錢就砸車作為教訓等進行敲詐。

  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提醒廣大群眾,妥善處理涉及自身公民信息的通訊錄、聯絡手冊,切不可一扔了之,提防自己和周圍親友的信息泄露到不法分子手中。當接到冒充“黑社會”等實施敲詐、誘騙錢財的電話要馬上報警,切勿輕易匯錢。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