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9日訊 日前,某招聘公司聯合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推出“2012年度中國職場人平衡指數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哈爾濱的職場白領們每周休閑娛樂時間為19.57個小時,在28個接受調查的城市中排行倒數第三。
一年比長沙人少“休息”126小時
學習充電、體育健身、家務勞動、在家休閑娛樂、外出休閑娛樂、網購、逛街購物這7項為職場人主要休閑活動,28個受調查城市白領一周休閑時間平均為20.493小時,佔一周168小時的12.2%。
比較28個城市的職場人休閑娛樂活動,長沙、廈門、北京、合肥、深圳這5個城市居前列,而天津、鄭州、哈爾濱、長春、石家莊5個城市“壓軸”。二線城市的白領更不會“休息”,成為此次調查的一個意外。哈爾濱白領以每周19.57個小時娛樂休閑時間排在倒數第三位,比位列第一的長沙少了足足2.424個小時,算下來一年少“休息”126個小時。
哈市白領生活與工作有點失衡
此次問卷采用了16個項目,測量員工應對壓力後的反應結果——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程度。為了更加直觀地刻畫出職場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程度,調查推出了平衡指數的概念,即用0—100分來表示平衡的程度,分值越高表示平衡程度越高。全國職場人平衡指數平均分為48.22,總體平衡指數較差。在28個城市中,職場人平衡指數基本處在46-51之間。平衡程度較好的城市為寧波、廈門、長沙、無錫、福州、長春,指數均在49分以上。
失衡傾向嚴重城市包括西安、濟南、武漢等,哈爾濱以48.10分居第15位。
專家建議
職場人要學苦中作樂
“職場人的壓力來自於內心的感知。”智聯招聘調查項目組專家表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工作已成為人們經濟甚至精神的支柱,於是衍生出“生活被工作殖民化”的概念。雖然平均工作時間較為合理,但從休閑情況來看,宅在家裡、周體育鍛煉時間不到1小時等工作後延展的習慣及情緒,依舊深深影響著職場人。
“如今職場人平衡指數低,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策略,如體育鍛煉、戶外休閑活動。此外,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調試器,不斷將個人內心世界調整平衡。”在大環境下,工作壓力是客觀存在的,職場人要學會苦中作樂,不斷調整心態,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