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我省高考投檔錄取辦法公布 各批次平行志願可報五所高校
2013-05-30 09:02:1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宋菲 劉鳳梧 王偉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5月30日訊 為有效降低考生填報志願風險,進一步提高考生志願滿足率和滿意度,29日,我省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試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辦法制定完成並正式向社會發布。該辦法規定,2013年我省在文史類、理工類本科第一批次A段、本科第二批次A段及相應批次的征集志願試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其他批次和類型仍按我省2012年投檔錄取模式執行。在本科對應批次中各設5所高校志願,每所高校設6個專業志願及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志願。平行志願各批次投檔分為模擬投檔和正式投檔;模擬投檔時,按高校招生計劃數的100%、105%和110%三個比例向招生高校提供生源信息供高校確定調檔比例參照。

  本科一、二批平行志願各設A、B兩段

  文史類、理工類本科第一批次分設A、B兩段。本科第一批次A段為:文史類、理工類重點高校及部分普通本科高校重點專業。本科第一批次B段為:本批次內定向招生、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蒙語答卷考生對換招生專業、部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和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專業。文史類、理工類本科第二批次分設A、B兩段。本科第二批次A段為:文史類、理工類一般本科高校。本科第二批次B段為:本批次內的定向招生、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蒙語答卷考生對換招生專業、部分中外合作辦學和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專業。

  各批次平行志願分設5所高校志願

  本科一、二批次平行志願中各設5所高校志願,排列順序為A、B、C、D、E,每所高校設6個專業志願及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志願。考生在高考成績公布後填報志願。考生應根據國家、省和高校有關招生規定,結合自己考試成績,由本人審慎填報志願。平行志願實行一次性投檔,缺檔高校不即時補檔,省招考辦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進行網上征集志願,仍按照平行志願投檔錄取。

  地方性照顧政策僅適用省內或省屬高校

  省招考辦根據考生報考科類(文史類、理工類),按總分從高到低分別進行排序。考生總分相同時,則按單科順序及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單科成績的排列順序為:文史類為語文、外語、文科綜合、數學;理工類為數學、外語、理科綜合、語文。據了解,我省地方性照顧政策僅適用於省內或省屬高校,具體按《2013年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執行。

  投檔原則:分數優先,遵循志願

  省招考辦將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投檔。即按考生的總分從高到低的順序,逐個進行投檔。投檔時,依次檢索每一個考生填報的A、B、C、D、E等若乾個平行志願以確定是否投檔。如果考生符合A志願高校的投檔條件,則投檔到A志願高校;如果不符合A志願高校的投檔條件,則順延檢索其B志願……以此類推,直到該考生被投檔或所有志願均不符合本批次投檔條件而不能投檔。

  正式投檔前進行模擬投檔

  平行志願各批次投檔分為模擬投檔和正式投檔。省招考辦在正式投檔前,進行模擬投檔,按高校招生計劃數的100%、105%和110%三個比例向招生高校提供生源信息(不含考生姓名、考號和志願順序),供高校確定調檔比例參照。招生高校在省招考辦規定的時間內,根據模擬投檔情況確定正式投檔比例意見,並上傳至信息交互平臺。

  如果高校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回復調整投檔比例和是否增加招生計劃的意見,則按高校原下達招生計劃數的1:1比例正式投檔。根據高校提出的正式投檔比例意見,省招考辦審核確定後,進行平行志願正式投檔,正式投檔比例確定後不得更改。


 

  征集志願按缺額數1:1投檔

  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狀況符合相關專業培養要求、投檔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並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是否錄取以及所錄取的專業由高校自行確定。高校要嚴格按照國家、省的有關規定和高校招生章程確定考生的錄取或退檔。高校負責對已投檔但未被錄取考生的解釋。征集志願不進行模擬投檔,按照高校招生計劃缺額數的1:1比例投檔。

  “特殊類型”考生於各批次前錄取

  報考高校自主選拔、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且符合相關高校招生錄取條件的考生,必須填報相關特殊類型招生高校志願。有關高校應在相應批次投檔前,向省招考辦上報合格考生名單。省招考辦審核後,將高校所在批次線上的合格生源全部提供給高校,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和自主選拔錄取的規定及條件進行審核錄取。高校自主招生的錄取分數線,原則上以模擬投檔確定的分數線為參考依據。高校應在平行志願正式投檔前使用預留計劃完成錄取。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原則上應全部錄取,不得退檔;不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應及時退回省招考辦,進入平行志願投檔。

  錄取進程中如出現未作規定的特殊事項,由省招委錄取現場領導小組集體研究處理。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