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1日訊 “這不馬上到兒童節了,我琢磨著給我6歲的兒子買點兒什麼呢!”市民徐女士說,現在市場的兒童衣服、玩具太多了,徐女士擔心買到劣質兒童用品損害孩子的健康。
都說女人孩子的錢好賺,市面上專門提供給孩子的吃的用的琳琅滿目,如何選擇更安全呢?為了解答消費者的疑惑,市消協在“六一”前夕,發布了兒童用品消費警示。
家長擔懮:
如何避免買到劣質用品
給孩子買東西,家長最擔心的是什麼?記者展開了調查。
市民許女士說,每年過兒童節,都會給孩子買些玩具,她最頭疼的是:“買到回收塑料之類的玩具可咋整?”
家長張女士也有類似的擔懮。張女士家的孩子纔8個月大,親戚朋友送的衣服可不少。有一次孩子穿了一件別人送的爬爬服,到了晚上張女士發現,孩子的身上起了很多小紅疙瘩,到醫院診斷說是過敏所致。張女士對著這些衣服發愁:“真不知道什麼樣的衣服是安全的。”
孫女士也向記者訴苦:由於孫女士自己帶孩子,沒有時間逛街,就經常通過網購給孩子買日用品。“前幾天我在淘寶上給孩子買奶粉,拿到貨後沒發現有什麼異樣。孩子喝完後就腹瀉並且嘔吐不止。”孫女士說,我拿到實體店去驗貨,店員說這是假的。孫女士氣憤地說:“這真是防不勝防!”
記者調查:
不少玩具沒有安全標識
記者在香榭麗和程宇廣場的兒童玩具區走訪發現,很少有市民會留意玩具的質量問題。很多小的電動玩具、塑料玩具都只有一個簡易的塑料包裝袋。甚至有些連塑料袋包裝都沒有的“三無產品”也堂而皇之地擺上了櫃臺。
在程宇廣場的一家玩具店裡,一位市民正在給他兩個月的孩子挑玩具。他選中了一個撥浪鼓和一個小汽車後交錢離開。記者發現,這兩個玩具連簡單包裝都沒有,更別說看玩具是否有“CCC”標志了。
所謂“CCC”指的是“中國強制認證”,是為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國家安全、加強產品質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制度。
采訪中記者發現,只有一些價錢很貴、包裝精美的智能塑料玩具纔有“CCC”標志,這些就是法律認定的安全玩具。銷售人員稱,具備“CCC”標志的玩具很少價錢也貴,市民在購買時根本不注意這些。
消協提醒:
孩子的吃穿玩很有講究
大慶市消費者協會發布三點消費警示,提醒廣大兒童家長在購買兒童用品時,要時時處處把安全放在首位,謹防“健康權”被不法商家侵害。
首先是不要購買三無食品,慎購學校周邊的小食品。在購買兒童食品時,要先查看標簽上是否有“QS”標志,是否有完整的中文標注的商品名稱、廠名、廠址和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等內容。對於顏色過於鮮艷、氣味刺鼻、造成嘴脣或手指染色的兒童食品,千萬不要購買。不要購買學校周邊無證小作坊生產的食品。
其次是不要購買甲醛等添加劑含量超標的服裝。購買兒童服裝時,要仔細查看商標、中文廠名、廠址、商品名稱、商品執行標准號、商品質量等級、安全技術類別、甲醛含量、染色牢度等標注,買嬰幼兒用品必須要有“嬰幼兒用品”字樣。要選擇甲醛含量低、PH值低、有阻燃性、100%純棉面料的衣服。
最後是不要購買危險玩具,尤其是電動類易致傷亡的玩具。購買兒童玩具時,要仔細檢查童車、電動玩具、塑膠玩具、金屬玩具、彈射玩具、娃娃等6類玩具是否標注有“CCC”標志。要查看生產廠家名稱、廠址、生產日期、檢驗合格證、安全使用期限、安全警示語、主要材質或成分、使用年齡段等內容是否標注齊全,玩具的電源開關系統是否安全,是否含有傷害皮膚、眼睛的化學品,不要購買街頭地攤上不衛生、不安全的玩具。
市消協提醒消費者,消費要索要和保留信譽卡等購物憑證。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請及時向消協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