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1日訊 許多中小學生忙於無休止的補課,苦於從早到晚做題時,有一群學生卻動手動腦,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在剛剛結束的第112屆巴黎國際發明展覽會上,我市3名中學生發明的“預防人畜及動物共患病毒的便攜式定時光譜滅菌器”,拿下金牌。
玩!被他們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農村生活成了發明的靈感
發明“禽流感滅菌器”是哈三中高一學生段若男的創意。
說起女兒的發明,媽媽孟祥玲說:“農村孩子都是‘散養’的,這孩子從沒補過課,每天學習完就在外面瘋玩,還喜歡擺弄各種工具,做點小玩意兒。考到哈爾濱來後,我和她爸在外打工,也從來不管她學習。”
這次發明“禽流感滅菌器”的靈感,就源於段若男的農村生活經歷。她看到舅舅家養雞和養豬總會生病成批死去,就想發明一個能預防家禽牲畜生病的滅菌裝置。在老師和其他兩名同學的共同努力下,終於研制出這個裝置。
小發明家都是“小問號”
市第六中學女生解欣藝、市十七中學男生王鐸然是段若男的“盟友”。3個學生雖然在不同學校上學,卻有共同點——都是愛提問的“小問號”。
解欣藝的爸爸說:“我和她媽一直認為學習成績不是第一位的,孩子身體健康、發展全面最重要。欣藝從小就好問愛玩,因為不補課,玩的時間比別的孩子多。她愛玩各種智力玩具。我們也鼓勵她多玩,也許是玩讓她獲得了發明的靈感。”
“每天他都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問題,我們答不出來,他就自己上網查。”王鐸然的媽媽張廣慧說。
和獲金獎的這3名中學生一樣,在省發明協會青少年分會小發明家培訓基地,還有40多名愛發明的中小學生。在補課風極盛的今天,不補課、搞發明的他們成了校園“奇葩”。他們每人都有國家專利,許多人都獲過發明獎。在一本本專利證書、一份份榮譽的背後,是一顆顆好奇心、一個個小心思。
省發明協會青少年分會理事長孫景文說:“對於這些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來說,發明創造並不難,今天的小創意,沒准將來就能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