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哈市猶太老會堂9月底『煥青春』 內部商戶3日全搬離
2013-06-04 09:44:02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焱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提起哈爾濱,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紅腸、啤酒、大列巴,還是這座天鵝項下明珠之城身上的那份馥郁的歐陸味道?是的,在文人雅士眼中,能代表哈爾濱的,唯有兩樣:江橋和教堂。

  哈爾濱,這座歷史上曾有54座教堂(還有80多座一說)的文化名城,在以博物館轉盤中心點為半徑的9平方公裡老城區內,還散落著20多座教堂,至今留存的教堂建築,或完好、或殘破……在哈爾濱地鐵一號線行將駛過老城區的今年,借著老城區改造的東風,哈爾濱開始了又一輪的教堂建築原貌恢復工程。今起,讓我們走進這些將在今年夏天重現童話般美麗的教堂建築,展現它們身上的美麗、厚重以及人文、舊事。

猶太老會堂

  生活報6月4日訊 3日,猶太老會堂內6家商戶中的最後一家——卡茲國際青年旅社的物品也搬完了,這標志著伴著哈市猶太老會堂及周邊地區環境綜合改造工程項目房屋征收結束,老會堂修舊如舊的修繕工程將隨即展開,預計到9月25日將完成老會堂在原汁原味基礎上的修繕工程。

  3月12日,哈市道裡區政府發布猶太老會堂及周邊地區環境綜合改造工程項目房屋征收通告,范圍為北至紅專街、東至通江街、南至東風街,佔地面積9610平方米,征收房屋建築面積2166.31平方米,涉及被征收總戶數52戶。此處現今留存兩處典型的猶太建築,分別是位於道裡區通江街82號的原猶太老會堂和位於道裡區通江街86號的原猶太中學,也就是現哈市朝鮮族第二中學。

  搬離商戶、拆掉違建,借著恢復猶太老會堂的契機,這座見證著城市的歷史建築將全面恢復,並在展示歷史文化和城市底蘊的同時,圍繞老會堂建成一座綜合性廣場,讓這處復原後的猶太歷史文化遺存,成為人們重溫猶太人在華歷史及哈爾濱百年歷史的獨特風景線。

  說起教堂建築,哈爾濱城史專家表示,雖然哈爾濱城建史只有118年,但隨著中東鐵路的鋪設,僑民湧入,教堂在哈爾濱“遍地開花”,先後有54座教堂在冰城建成。哈爾濱建築專家黃勇也表示,哈爾濱的老建築及風格,從古典建築類別上看,也是比較全的,其中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僅次於巴黎,那些獨特的、風韻獨具的教堂建築,因為數量和風格的優勢,使得哈爾濱還有“教堂之國”的說法。

  從1899年到上世紀20年代,哈爾濱相繼建設聖·尼古拉教堂、聖·索菲亞教堂、聖·伊維爾教堂等。據相關資料統計,哈爾濱東正教堂最多時,有27座。

  除東正教堂,冰城還有很多基督教教堂,比如位於南崗區東大直街的尼埃拉依教堂;香坊區油坊街東北最大的哈利路亞大教堂。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革新街教堂建築,坐落於經緯街與通江街路口的教堂和1909年建成的猶太老會堂。

  每每走進這些教堂,都會有一種親切和踏實。這些老建築,經歷百年後,宛如散落在城市喧囂中的珍珠。今年,哈市將借大直街改造,重新修復東大直街上的兩座教堂,加上即將修繕的猶太老會堂、列入修繕計劃的伊維爾教堂、聖母安息教堂……給這座城市底蘊添上重重的砝碼。匯聚了拜佔庭、哥特、古典主義等風格的老教堂建築,勢必給冰城歷史文化添以重彩。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