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4日訊 5月31日,政策發布滿一年、真正實施時間僅為11個多月的電視等五大類家電產品國家惠民節能補貼政策終於畫上句號。近半月來,家電廠商、賣場紛紛上演“最後的瘋狂”,不少消費者為了能搭上“補貼”的末班車,也紛紛提前了家電購買計劃。在“補貼倒計時”的吸引下,冰城家電市場一片繁榮景象。但在盛宴散席後,步入“後補貼時代”的家電行業該何去何從?市場格局又會發生何種變化?
商場促銷場景。
“節能補貼”後半程發力
繼國家2008年、2009年分別推出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和“以舊換新”政策後,從去年6月開始,第三個家電銷售刺激政策“家電惠民節能補貼”正式開始執行。國家財政共計拿出265億元,對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熱水器五大類家電產品中符合高效節能標准的中標產品提供每臺70~600元不等的節能補貼。
政策推出伊始,記者曾走訪哈爾濱市各大家電賣場,發現因推廣細則和廠商中標機型發布遲緩等原因,市場反應相對平淡。但經過數個月的市場預熱,市民對節能、高效又環保的節能產品逐步認可。在節能產品補貼政策帶動下,我國節能產品2012年的銷售份額大幅提高,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僅2012年,節能惠民工程政策就帶動了3270多萬臺高效節能家電的推廣,拉動消費需求1154億多元。
進入今年5月,各界紛紛猜測,節能補貼政策是否會如之前的“以舊換新”政策一樣得到延期。5月中旬,國家商務部明確表示,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沒有延期方案,並且國家目前不會繼續出臺家電的補貼和扶持政策。這一表態不但意味著5月31日之後家電行業將進入“無補貼時代”,也立刻點燃了家電市場搶搭節能末班車的購銷熱情。
“補貼倒計時”攪熱市場
從5月中旬開始,哈爾濱市蘇寧電器、黑天鵝電器、正陽家電等家電銷售商紛紛吹響“節能補貼倒計時”的號角。各大家電生產廠商也使出渾身解數搶奪節能補貼的“最後一杯羹”。
節能補貼政策收官前的最後一周,記者走訪冰城市內多家家電賣場看到,商家都在門口和店內醒目位置打出“節能補貼倒計時”、“節能補貼末班車”等字樣的宣傳標語和彩頁,為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推出的促銷手段更是五花八門。
在黑天鵝電器老道外店,名為“低價保衛戰”的家電特賣會除了提供限量供應的超低價家電,還推出了各種配套優惠。蘇寧電器則推出店補和國補雙重補貼。一天之內把彩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數樣大家電全部買齊的准新人小吳和小李美滋滋地告訴記者,他們的婚房纔剛剛開始裝修,按說不用這麼早選購家電,可是聽說節能補貼結束後家電價格會上漲不少,就決定提前下手。“像我選的這個海爾冰箱,原價5799元,現在買能得到商場和國家雙重節能補貼,這一下就省800元。這些家電要是補貼結束了再買,至少要多花2000元。”
商場賣力“拼跌”,家電廠商借“節能補貼倒計時”衝擊銷量的促銷同樣是不遺餘力。海信、格力、三洋等品牌紛紛推出萬人團購活動,長虹、TCL、康佳等品牌則乘勢推出讓利活動。廠商、經銷商、國家補貼三重優惠的巨大吸引力自然讓消費者無法“淡定”。
銷售“爆棚”,補貼手續的辦理同樣“紮堆”。政策落幕前,各家電商場辦理補貼手續的櫃臺前都排起了長隊。因消費者購買家電大都要求送貨上門,只能等家電送到家,獲得節能補貼條形碼後,再拿著身份證和購物發票原件回到門店填寫補貼確認單,領取補貼。所以有很多消費者無法在5月31日前拿到補貼。但各商家對補貼領取時限的規定卻各不相同。大商電器和正陽家電要求的辦理時限是5月31日,逾期視為放棄。有的商場則表示,辦理時間可延長到6月10日。
“翹尾效應”需時間消化
進入“無補貼時代”,家電廠商和經銷商能否順利擺脫“補貼依賴癥”,消費者是否還能購買到與補貼時同樣優惠的家電成為關注的焦點。
對補貼政策的終止,康佳集團東北營銷中心總經理李躍軍認為是情理之中。“從家電下鄉開始,每一個補貼政策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以節能補貼為例,政策實施一年,無論是從市場反應還是數據統計上看都實現了初衷。我們廠家更重視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環保產品的開發,各大家電賣場裡的節能產品也已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消費者更得到了實惠。但另一個事實是,三輪刺激政策的確在短時間內促進了家電行業的銷售,但同時也導致了消費需求的部分提前透支,所以國家近期不再出新補貼政策,這對我們生產商來說不好不壞。”李經理表示,業內不少企業已開始采取一些應對措施來緩衝政策退出對市場的影響,包括加大對節能產品促銷力度。
業內人士分析,在刺激政策退出家電市場後,家電產品價格肯定會有所反彈,高庫存企業和缺乏技術支橕的小品牌都將面臨嚴峻挑戰。也可能會有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重新提高高耗能產品的生產比例。“靠財政補貼拉動消費不應成為常態,通過市場本身的力量促進行業發展纔是長遠之計。”李經理認為,在經歷了5月政策“翹尾”效應帶來的銷量激增之後,整個家電行業將不可避免的面臨“消費乏力”的狀況,最快也要1個月左右銷量纔會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