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6月7日訊 羊肉串”、“五香毛豆”、“涼拌小菜”、“小火鍋”……剛一入夏,路邊大排檔就猶如夏日氣溫般迅速地“火”起來。食客們在大排檔上流著汗,吃著烤串,喝著生啤。這些看著誘人、吃著過癮的路邊大排檔,衛生狀況令人放心嗎?日前,記者到一家大排檔暗訪。
煙灰口水“醃制”肉串
原料落地撿起就用
2日一早,記者來到道裡區安昇街上的一家大排檔應聘雜工。店裡的一名員工對記者說:“咱們這兒的客人多,每天工作都很辛苦,有時還要營業到凌晨,你能行麼?”在得到記者的肯定答復後,他就開始給記者安排工作,既沒要求查看記者的身份證,也沒問記者有沒有健康證。
記者走進店裡,3名員工正圍著一張餐桌用竹扦把牛板筋穿成串。接待記者的那名員工說:“你先跟著他們穿串吧。”記者看到,已經被切成菱形小塊的牛板筋,直接堆放在餐桌上,沒用任何容器盛裝,不時有蒼蠅飛落在這些板筋上。
“穿串前,我用不用洗手啊?”“不用,你就直接穿吧。”一員工回答。記者用手一摸,堆放板筋的餐桌上,厚厚的一層油泥。“桌子這麼髒,能行嗎?”一名員工回答:“沒事兒,等一會兒穿完了,桌子一擦就乾淨了。但是你得小心,穿串時,衣服別蹭上油。”
一名40多歲的女員工在穿板筋串的時候,點上了一支煙。她一邊吸煙,一邊穿著板筋串,手上的煙灰不時地落在板筋上。對著掉在桌上的煙灰,她用力一吹,想把煙灰吹走,沒想到卻全吹到了板筋上,一同落到板筋上的還有她的口水。面對這樣一幕,其他兩個坐在邊上的員工並沒感到任何不妥,繼續將沾有煙灰和口水的板筋穿到竹扦上。
“就這樣的沾了煙灰的板筋,還能吃嗎?”記者小聲地問坐在旁邊的一名員工。這名員工悄悄地說:“你管那麼多乾啥?你別吃不就行啦?”
暗訪中,記者看到廚師在切亮筋時,不小心將切下來的幾塊亮筋掉到了地上,恰巧一名員工路過,一腳踩在這幾塊亮筋上面。廚師將被鞋底踩過的這幾塊亮筋從地上撿起來,直接放進已經切好的一堆亮筋裡面,准備端給顧客食用。“這幾塊已經被踩髒的亮筋還能要嗎?”記者指著那幾塊亮筋對廚師說。“怎麼不能要?烤過以後,誰還能看得出來是被踩過的?你真是大驚小怪!”
生熟全用一塊碪板
髒杯不洗甩甩上桌
16時30分左右,老板張羅著讓員工將一些折疊桌椅擺到店門口的人行道上,一共擺了9張桌子。一同被擺在人行道上的,還有一張放有蛤蜊、海螺螄、小仁仙、生蠔等小海鮮的桌子。一切擺放妥當後,老板讓員工在人行道邊支起了一個煤氣灶。
17時一過,顧客開始陸續登門,擺在路邊的餐桌旁很快坐滿了客人,服務員也開始忙著為顧客傳菜送酒。第一撥顧客走了以後,服務員將客人用過的餐具隨手扔進滿是污水的水槽內,一名洗碗工只是將這些餐具從污水中撈起,用一條已經髒得看不出顏色的抹布把餐具上的水擦擦乾,然後放到一旁,等待給下一批客人使用。洗碗的水槽裡浮滿了米飯粒、爛青菜、煙頭等雜物,但水槽裡的水仍然在繼續“洗餐具”。
記者注意到,在這家大排檔的廁所外面有兩個裝滿髒水的塑料桶,裡面泡著很多紮啤杯。每當有顧客要紮啤時,服務員就趕緊從裡面撈出一個杯子,甩一甩髒水,然後不衝不洗,就直接接滿啤酒送過去。客人用過的髒杯子,服務員倒出剩餘啤酒,又將杯子泡進裝有髒水的塑料桶裡。
這家大排檔的後廚裡僅有一塊碪板,切菜、拌菜、切肉、切腰子……無論生熟食材,後廚裡的所有人都在輪流使用著這塊碪板。等待不及的人,乾脆就將要加工的食物放在一個滿是油污的臥式冰櫃上面切。然後,將食物和從冰櫃上切掉的油漆一同加工成菜餚,端給顧客。
由於廚房空間狹小,這家大排檔廚房裡的垃圾桶只能擺放在盛放已經洗好的蔬菜盒子旁邊。服務員在把顧客吃剩的飯菜倒進垃圾桶時,經常會不小心灑出,一些髒物落到已經洗好的蔬菜上面。而這些剩菜剩飯裡,還時常摻雜著客人抽過的一截煙頭、吐過痰的幾塊紙巾、剔過牙的大半根牙簽。
一名曾經多年經營大排檔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老百姓一般都能想到街頭的個別大排檔很髒,但永遠不會知道這些大排檔到底有多髒。我曾經親眼看見一個同行用抽水馬桶裡的水‘洗’餐具,然後直接就拿給顧客使用。”
變質肉攪和好肉賣
沾泥食材直接下鍋
在這家大排檔,一切都“物盡其用”,小到客人吃剩的蔬菜,大到已經變質的蝦肉。
在廚房裡記者看到,服務員將一桌吃火鍋的客人吃剩的土豆片、生菜拿了進來,但她並沒有將這些剩菜倒進垃圾桶裡,而是將它們擺放到了操作臺上。一會兒廚師走進來,將這些剩菜放在水龍頭下面衝了衝後,又重新擺放到盛食材的筐裡,准備再次端給顧客食用。“這些客人吃剩的菜還能再上桌嗎?萬一這些客人裡,有人有傳染病咋辦?”記者問。
“怎麼不能用?哪有那麼多傳染病啊!再說,就算有人因為吃了這些蔬菜被傳染上了疾病,誰又能證明他是因為吃了咱們這兒的菜被傳染上的?和咱們完全無關。”廚師回答。
記者看到,廚師在制作蝦滑時,將切成泥的蝦肉混合到一堆略帶紅色的白色泥狀物裡。記者向廚師請教:“咱們的蝦滑是怎麼做的啊?”“就是用蝦仁和澄粉這兩樣東西混合在一起攪拌。”
“可我剛纔看見你將蝦肉泥混到了一堆白色的東西裡面,那些白色的東西是什麼?”記者問。
廚師向門口看了一眼後小聲說:“那是昨天一桌客人吃剩下的蝦滑,我放在了保鮮櫃裡,結果今天拿出一看,已經變質,我就摻上了一些新鮮的蝦肉,重新攪和攪和再賣。”
“變質的海鮮給人吃了,很容易發生食物中毒的。”廚師對記者的提醒感到有些“多餘”:“這個你放心吧,我經常這麼乾,從來也沒見哪個客人吃了中毒。”
這時,另一名在路邊煤氣灶上炒菜的廚師走進廚房,對記者說:“路邊的灶臺上有一盤乾辣椒撒到了地上,你去收拾一下。”
記者來到外面,看到鮮紅的乾辣椒撒了一地,一些沒有看到它的行人直接從辣椒上踩了過去。記者拿著掃帚正在掃辣椒時,一個員工拿著一個盆走過來說:“把掃到一起的辣椒收到盆裡。”
記者問:“地上的辣椒已經被鞋底踩過,又沾上了泥,還收它乾什麼啊?”
這名員工說:“你只管掃一堆兒,用撮子把辣椒收進盆裡就行了,別的不用你管。”
按照這個員工的吩咐,記者將地上已經被人踩過又沾上泥的辣椒收到盆裡。這時,這個員工走到記者身邊小聲說:“你別從正門進飯店,你端著辣椒盆從小區的大門進去,繞到飯店的後門,將辣椒交給廚師。”
端著從地上掃起來的辣椒,記者從飯店的後門繞進去,將辣椒交給了等在裡面的廚師。廚師接過辣椒後,重新又擺放到路邊的灶臺上,隨後這些辣椒沒有經過任何清洗,就又下鍋,成為烹飪小海鮮的調料。
添加劑兌出“高湯”
工業鹼做出石蛋
暗訪時記者發現,這家大排檔裡有一道用酒精加熱的湯菜十分受食客歡迎,人們都說這道湯菜“十分鮮美”,幾乎桌桌必點。記者看到廚師在制作這道湯菜時,只是用水將原料煮熟,然後再加入兩種粉末就給顧客端過去,並未見到什麼特殊的烹飪工藝,而煮湯的原料也只是普通的午餐肉和蔬菜而已。這樣的“高湯”,客人為什麼會說味道鮮美呢?
趁廚師不在,記者在廚房找到了廚師給湯裡加的兩種粉末,瓶子上分別寫著“牛肉精”和“特香醇”,包裝上沒有任何廠名、廠址及用量說明。
暗訪結束後,記者在道外區一家食品添加劑商店裡找到了這兩樣物品。據店員介紹,這兩種物品都是化學合成劑,可以給食物增加鮮香味道。“特香醇”經常被添加在火鍋和湯菜中。而“牛肉精”其實與牛肉沒有一點關系,完全是靠化學添加劑合成出“牛肉味道”的香精。店員介紹:“現在很多小飯店和大排檔都買這兩種添加劑,銷量很大。”
記者發現,大排檔的廚師在使用這兩種添加劑時,常常是往湯裡加入後,拿勺子嘗嘗味道,如果感覺味道不夠濃,還會再次添加。
一食品專家介紹,“牛肉精”和“特香醇”雖然都屬於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但一定要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而且對使用劑量要嚴格控制。如果超量使用這些添加劑,給人體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
這家大排檔的燒烤師傅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秘密,他們這裡賣的烤石蛋,是用工業鹼生產出來的。
在廚房的保險櫃裡記者看到一排碼放整齊的“雞蛋”,每個“雞蛋”頂端都有一個破口。“這些都是石蛋。這個蛋除了殼跟雞有關系外,其他部分都是人造的。”燒烤師傅一邊說一邊剝開了一枚石蛋,“老板這次買的又是用工業鹼做的石蛋”。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記者問。燒烤師傅指著手裡已經剝開的石蛋說:“你看這個蛋的顏色發綠,用工業鹼做出來的石蛋就是這個顏色。如果吃的少,應該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危害,要是經常吃就很難說了。”
哈醫大四院消化科二病房主任韓繼武介紹,入夏以來,因食用不潔食物而引發胃腸疾病的患者增加了近一倍。這些患者發病前,很多人都有在大排檔或小飯店就餐的經歷。“夏季氣溫高,食物很容易變質,一些路邊大排檔為了降低成本,往往將已經變質的食材加工後賣給顧客,顧客在食用變質的食物後多會引發胃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