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9日訊 “沒人上街,不等於沒人逛街”,這是某電商在去年推出的一則廣告語,引起不少消費者的共鳴。近幾年來,電子商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開始全面鋪開,短短兩三年,似乎一下子進入了“全民網購”的時代。
想外出吃飯,先上網找團購;想出門,動動手指就能買張機票;商場試了件衣服嫌貴,回家上網輸入關鍵字就能買到最便宜的……這些情景,身為“現代人”的你是不是再熟悉不過了!網絡時代為企業開闢嶄新的發展之路,也改變著消費者的生活習慣。
然而,隨著電子商務的急速擴張,傳統商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淘寶網黑龍江商盟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競爭只是剛剛開始,事實上,不少企業已經意識到“電商”的重要性,計劃並著手在電子商務中謀求發展,並打破實體商業單打獨斗的局面,成立黑龍江電子商業商盟、商會等,進行抱團打拼。
哈市道裡區某火車票代售點門庭冷落。
這位負責人還透露說,與南方電子商務比起來,黑龍江省地處偏遠,存在快遞費貴、運輸時間長等先天“瘸腿”,而且由於商業模式單一、技術保守等原因,近年來,我省在全國電子商務發展浪潮中一直表現平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末,通過省內網上交易平臺實現的交易額約為20億元,僅為全省網絡交易總額的10%,其餘90%均是通過省外交易平臺,如阿裡巴巴、淘寶、天貓商城、京東商城等大的電商實現。但是,盡管存在諸多“先天不足”,電商想要發展並不是一件難事!
這位負責人認為,電商對實體店的影響在哈爾濱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顯現,而在未來,電商衝擊波將更為猛烈……
票務代理門庭冷落 人人學會上網買票
就在幾年前,提起買火車票、飛機票,大家首先想到的還是去售票點或者打票務公司的電話。而現在,不用出門,只要打開電腦或手機,動一動手指,用不上兩分鍾,火車票和機票就買到手了。方便快捷的購票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采納,而傳統的火車票代售點卻受到了衝擊,變得生意蕭條。
火車票代售點成為“取票點”
“我上大學的時候,每次回家前都要去學校附近的火車票代售點排隊,每每這時都會感到煎熬無比,因為小小的代售點買票的人特別多,你不知道要排上多長時間能買到票。”2005年在哈市上大學的小趙,提起當年買火車票的情形仍然記憶猶新,“我和同學排隊買票時還開玩笑說,以後找不到工作就開個火車票代售點,生意肯定火!”然而,現在小趙只能感慨變化太快,在網上購買火車票成了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近日,記者走訪哈市多個火車票代售點發現,在網絡售票的衝擊下,代售點的生意日漸下滑。旺季時,取票的顧客比買票的多;淡季時,一些位置稍偏的代售點只能迎來三三兩兩的顧客。
在道裡區安寧街上一處火車票代售點,當記者問起生意如何、是否受到網絡售票的衝擊時,工作人員侯女士無奈地苦笑,“那是肯定的,每天放出的車票就像出爐的蛋糕,先讓網絡和電話這兩條渠道‘享用’,兩天後再通過各個售票窗口分流,特別是從哈爾濱到廣州、武昌等地的列車,每天就一兩趟,票一出來早就在網上搶沒了,代售點的售票時間比網上晚兩天,你說怎麼可能買到呢?所以到旺季的時候,來代售點取票的比買票的還多。”
侯女士說,她這個代售點還好一些,因為樓上就是旅行社,平時出票都是在她這裡出,但是仍感覺“很艱難”,“我這個代售點剛開了不到一年,慢慢來吧,畢竟現在不會網絡訂票的中老年人還不少。
機票代理人或退出或轉型
相比於火車票代售點的艱難,機票行業受到的網絡衝擊更大。從市民到民航售票處的窗口買票,到打電話訂票,再到現在的網上購票,短短幾年的時間,人們的購票方式發生著轉變。有一些城市的民航售票處甚至已經悄然停業。
今年46歲的哈市市民孫女士說,以前她每次出門坐飛機,都要打電話給本地的票務中心,和對方來來回回地溝通“哪天的機票最便宜?哪個時間的機票已經售罄……”每次訂機票都要溝通十多分鍾,有時候問完價格還要用筆記下來,再打電話諮詢同行的意見,非常麻煩。“去年我女兒教會我在網上訂票,我發現不僅簡單快捷,而且票價一目了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受網絡售票的衝擊,哈市的一些票務中心也在使出渾身解數應對。除了在價格上一降再降,有的票務公司還推出了買機票送機場大巴、會員卡累計金額可兌換禮物和購票款等優惠,有的也推出自己的購票網站等。哈市一些旅行社也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市民可以通過本地旅行社的網站訂機票。
雖然本地市場采取各種辦法吸引客源,但生意仍不比網上紅火。據了解,現在幾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開通了自己的網絡直銷平臺,價格比在機場的櫃臺便宜得多。而諸如一些攜程網、淘寶旅行等大型票務代理,經常會出售比航空企業網絡直銷價格還低的機票,而且經常搞幾元錢秒殺機票的活動,吸引消費者。
哈市某票務中心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著各大航企開始網絡直銷,機票代理人的傭金將會逐漸下滑。小代理人將會逐漸退出,大代理商也將開始轉型。直銷面對的是對機票價格比較敏感的旅客;而代理商則可以服務高端旅客,比如上門送票,或者有套餐服務等。
實體店生意下滑網上賣包最多日售10萬元
近日,記者從哈市工商部門了解到,冰城的淘寶網店已超過萬家,其中淘寶網網店達11000家左右,拍拍網網店有300家。
隨著全民網購時代的到來,冰城傳統商業受到了極大衝擊。由於網店租金低、稅費少、人工成本低等原因,商品價格比實體店具有更大的競爭力,致使不少實體店的生意紛紛下滑,一些賣家更是將實體店關閉而專心經營起網店來……
一天營業額10萬元女包網店創“神話”
哈市市民齊欣做箱包生意已有六七個年頭了。她原來的實體店設在透籠箱包批發4樓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每年的租金達到十多萬元,並且還逐年遞增。從2007年開始,網購潮流漸漸風行,到2009年形成了全民網購的風潮,她感到在實體店裡的生意越來越難做。
2009年初,齊欣抱著打發閑暇時間的心態在淘寶上開了一家主營真皮女包的小店,將自己家的箱包隨意地拍了照上傳到網上。齊欣說,那時候她不懂做廣告推廣,也不會參加淘寶舉辦的活動,但即使這樣,小店的生意也超過了預想——僅兩個多月的時間,她的小店就昇到了一顆鑽,沒有投入太大精力,網店竟然和實體店的銷售狀況幾乎持平。
嘗到甜頭的齊欣漸漸地重視起網店,2011年開始,她特意請人設計了網店,還請了專業的模特和攝影師為自家的包拍照。“到了去年,網店平均每天的營業額在6000元左右,最多的一天賣過十萬元,最少時一天也能賣上三四千元。”提起她的網店,齊欣的眼睛裡就會充滿激情。
而談到自己當時的實體店,齊欣的這股激情又逐漸退卻了:“網購興起後,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艱難,從2011年以後,來我實體店裡的基本都是些老客戶,賣的不好的時候一天纔能賣上幾百塊錢,連費用都出不來,乾賠錢。賣的好時也差不多就是幾千元,上萬時很少。”
於是,經過再三地考慮,今年年初,齊欣把乾了六七年的實體店關閉了,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網店的經營中。因為有了更多的精力來打理網店、接待顧客,生意更好了,“從今年開始,網店每天的營業額是去年同期的2倍,每天最少發走50個件,現在4個人已經忙不過來,正准備再招人。”
顧客買衣服先上網查價格 實體店很無奈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實體店的生意不好而將生意重心放在網店的賣家不在少數。記者在淘寶上搜索“實體、哈爾濱”等關鍵詞,共搜到50多家相關店鋪,經營種類包括服裝、數碼、孕嬰用品、化妝品等十餘種。做了三四年女裝生意的小趙對於實體店的變化就深有體會。
2009年,市民小趙在哈市道裡區的一家潮流商場租了個鋪位開始銷售潮流女裝,“那時候生意還不錯,愛美的年輕人都喜歡來這個商店買衣服,我積累了不少老客戶,一上新款我就在QQ上給她們留言,她們就來光顧。”但是這種情況也隨著網購的衝擊開始慢慢改變了,“我費好大勁從廣州等地背回來的新款衣服,加上路費、租金、人工費等,即使把利潤定得再低,怎麼都趕不上網上的便宜。有的顧客問完價格嫌貴就走了,有的顧客甚至還會說:‘這款衣服在淘寶上賣多少多少元,你賣的太貴了!’”除了價格,在服裝的更新方面,實體店也一般都落在網店的後面。“女孩子都喜歡囤貨,冬天時在網上看到好看的薄衣服也喜歡先買回來,可是我們不敢賣和季節相差太大的衣服,到季時不流行了就得砸手裡。”
去年年底,小趙在朋友的幫助下開起了淘寶店,她將店裡的衣服都拍了照傳到網上,還將網址發給自己的老顧客,並且將網上的利潤定得更低。出乎意料的是,生意還不錯,不少同城顧客來光顧,東北的、北京的、山東的顧客都有,這一下激勵了小趙做淘寶的決心,“因為淘寶上退換貨都挺方便的,所以有的實體店的老顧客也都選擇在網上拍了。”現在小趙的實體店雖說還不至於入不敷出,但也基本屬於保本維持,小趙說,她的實體店到今年8月到期,她不打算續租了,“我准備租個小公寓當工作室,專心乾淘寶。乾了這麼多年的實體店,我積累了一些老顧客,還有穩定的貨源,沒有了實體店之後,成本會比現在降低不少,我想網店的生意會更好的!”
電子時代的到來以及電商的高速發展早已讓消費者從實體店鋪轉移到網店中來,電商衝擊波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家用電器上。為了應對電商的衝擊,蘇寧創建了自己旗下的綜合網絡購物商城,國美也設立了自己的官方網上購物商城,不僅如此,近日蘇寧還實行了“線上線下同價”,吸引“線上”以及“線下”的消費者。
網上買家電便宜到家
“我們家以前買家電都是去實體店,父母一直認為這是最保險的做法,但現在網上的價格確實便宜很多,而且還有贈品。上網買和在實體店裡買有什麼差別呢?”徐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單位許多80後的年輕人都在網上買電器,購買的家電小到吹風機、酸奶機,大到電腦、洗衣機。
據了解,目前家電行業的網購正在擺脫充當實體購物的補充形式,逐漸轉型昇級與實體店面分庭抗禮。蘇寧雲商哈爾濱地區管理中心市場部負責人孔慶春表示,經過三年多的磨合,電子商務平臺已經是蘇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蘇寧不僅是要打造實體連鎖和網上銷售兩個平臺、兩個網絡,還要把蘇寧打造成互聯網零售公司。蘇寧在創建網購蘇寧的同時,還要用互聯網技術再造實體連鎖,使過去單一銷售導向的實體店,向銷售、展示、體驗、服務綜合功能昇級。這一提檔昇級也意味著蘇寧更早一步邁進電器行業電子商務平臺的新一輪競爭。推出電子商務平臺的不止一家,國美電器也同樣瞄准了電子商務平臺建立了自己的網絡購物網站,目前已經出現了各大電器行業開闢電子商務平臺新戰場的局面。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從消費者需求角度來看,電子商務平臺的成功就在於它為消費者帶來了更明白的消費體驗以及最大化的優惠讓利。同樣從行業趨勢看,在美國排名前十的電商企業,有九家是來自傳統線下零售企業,電子商務作為一種零售渠道和工具在近20年的發展中有序推進。
蘇寧實行“網上網下同價”
無論是實體店的營銷還是電子商務平臺的競爭,電器商家的關注焦點始終集中在盈利上,而薄利多銷也不失為電商競爭的一種方式之一,並且這種薄利多銷恰恰是電商的巨大價格優勢。在電商手握價格王牌的情況下,實體店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想在電商衝擊下走向繁榮的蘇寧實體店實行了“線上線下同價”的營銷方案。這一方案不僅是為了在電商衝擊之下找准定位,更是為電商的進一步發展鋪墊道路。“‘同價’是指在同一個城市,消費者在蘇寧門店、樂購仕門店與蘇寧易購選購相同商品時執行同一個價格,如果出現價格不一致現象,則無條件服從價格孰低原則。”孔慶春向記者解釋了“線上線下同價”的概念,線下(實體店)銷售的商品,線上基本均有銷售;消費者也可以實現在線下門店下單購買,保證商品的全線融合。目前,蘇寧內部已經對商品采購、門店銷售、系統開發等6萬多名相關崗位人員開展了同價操作培訓,確保操作順暢。對於這樣的同價是否會影響線上蘇寧易購的銷售,孔慶春表示,蘇寧總部已經有過精確的核算與預估,同價後不僅能保證線上線下價格全網最優,而且同價能夠促進線上線下在商品、服務各方面的全面融合,會推動實體門店與蘇寧易購實現更好的發展。
據介紹,互聯網、電子商務不僅對零售業產生影響,也對供應鏈產生影響,而線上線下融合,同品同價的趨勢得到了大多供應商的支持,他們認同蘇寧的“同價”策略。近一兩個月,蘇寧與三星、LG、海爾、聯想、海信、TCL、創維、長虹、惠而浦等供應商高層會晤時,將線上線下同價列為主要議題,達成推進同價的共識,並明確了商品選擇、系統對接、價格策略等實施細節。
網上旅游交易越來越火 旅行社開微博吸引粉絲
現在,在網絡上搜索“黑龍江旅游”,滿屏幕的旅游景區、景點、旅行社的信息立即會顯示出來,而對自己感興趣的景點或旅行社進行下一步操作時,游客們會發現,雖然大部分網站只是一個展示、交流、預報的平臺,但游客在網上進行旅游交易的願望也漸能得到滿足。據了解,目前旅游產品在網上交易的比例已佔到總成交量的10%,旅游電商對實體店的衝擊已經開始顯現。
年輕人熱衷團購旅游產品
在哈市某私企工作的小張和小李是對好姐妹,愛好旅游,一空下來就到處溜達。小張是專門負責銷售的,她告訴記者每天壓力很大,度假旅游是很好的放松方法。她經常和好友小李通過網上做旅游團購,在攜程網、58同城網及一些旅行社的網站上,就可以看到很多旅游景點及度假村的團購信息,既方便又實惠,給她們帶來了非常超值的體驗。
黑龍江天馬國際旅行社國內中心負責人張艷英表示,現在客人時間有限,都習慣利用網絡平臺選購旅游產品,就像網購一樣,有挑選的餘地和時間,看著也直觀。另外,交通上的便利使不少游客愛上自助游,網上訂房訂票訂車後自己玩得更輕松自在了。
據介紹,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旅游交易首先是在上海、廣州等南方一些大城市發展起來的,目前這些南方城市旅行社的商務平臺已經佔到總成交量的一半以上了,而哈爾濱的旅行社目前只有百分之十不到。冰城真正意義上能實現支付功能的在線旅行社,其興起是近一兩年以來的事。
記者走訪哈爾濱鐵旅及哈爾濱阿勒錦國際旅行社等冰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冰城大部分旅行社的傳統網站幾乎涵蓋自己的所有產品並設有在線諮詢服務,“有人看了我們的網站,對我們的旅游產品感興趣想繼續了解,會跟我們的客服人員聯系、討論,並最終預訂報名,但我們暫時還做不到在線上直接買賣產品。”哈爾濱阿勒錦副總李雲男介紹說,盡管目前哈爾濱絕大多數旅行社未能實現在線支付的功能,但訂酒店、機票還有各種團購票都屬於電子商務的范疇,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化、時尚化,旅游電子商務必將成為業界發展的一種新態勢,有著很大的成長空間。
各旅行社建網站開微博吸引粉絲
在網上建立旅游產品在線交易平臺運行情況如何呢?記者獲悉,哈爾濱縱橫旅、黑龍江天馬旅的電子商務網站已經投入使用,“我們的網站已於今年3月正式上線,游客可以在該網站上訂票、訂酒店甚至直接付費訂旅游線路。”該網站工程部負責人劉全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網站籌劃開始,到2012年7月測試,再到上個月上線使用,公司已經陸續投入幾百萬元,單是3臺服務器的維護費用就要30萬元。
除了致力網站建設外,像哈爾濱鐵旅等旅行社還在創建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來提高吸引力,希望日後通過網站、微博及微信的方式實現在線交流和支付。該旅行社負責人楊科坦言,從去年12月旅行社建立官方微博後,至今粉絲已多達105000人次,可見網絡的力量不可小覷,但即便如此,傳統旅行社也不會被“在線旅行社”完全取代。拿出境游來說,由於手續辦理復雜、語言不通、風俗習慣差異等各種問題的存在,傳統旅行社對游客而言更加適合些。
龍江旅游網總經理鄭忠陽表示,近幾年隨著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新的旅游模式已經初具雛形,通過旅游電子商務平臺,旅游者可以更方便地在網上平臺查詢旅游資料、預訂酒店、機票以及預訂各種門票,並能通過有效的評價互動對旅游產品進行質量公眾監督。
鄭忠陽認為,旅游電子商務是一次契機,可以有效整合各種不同級別的旅游資源,針對不同消費層次的游客進行合理營銷,靈活分配資源,形成多層次組合的系列旅游產品,從而構建一支基於電子商務平臺的我省旅游業艦隊,進而再通過各種第三方旅游電商平臺擴大營銷力度,確保我省在冬夏兩季旅游的優勢。
采訪後記
電子商務來勢洶洶,難道實體店就無發展空間了嗎?哈市一位商場的相關負責人並不認同此觀點,他認為,雖然電商具有趕超傳統實體商業的勁頭,但仍有一些消費者喜歡享受“看得見、摸得著”的商品,特別是珠寶、高端服飾、大型家電、數碼產品等。此外,一些市民並不信任網購,也不喜歡網購,畢竟“眼見為實”纔最讓人放心,而這些恰恰是傳統實體行業的強項。因此,雖然電商的衝擊頗大,實體商業也不必太過悲觀,實體商業更需要在體驗式、差異化服務上下更大功夫以吸引消費者。“這就是從去年開始各大實體商場舉辦VIP活動特別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