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訊(王吉寧 記者 孫曉銳)12日,寧安市城西始建於1634年的大石橋上,一個個身著清代服裝的文人雅士舞文弄墨,曲水流觴之間,一首首詩歌一幅幅楹聯應運而出。這一幕並不是古裝電視劇的拍攝現場,而是寧安市第二屆寧古塔流人文化節的活動盛況。

夜幕降臨,花燈初上。第二屆寧古塔流人文化節暨“家園頌•端午”誦讀我們的經典詩詞晚會於端午節在寧安市江濱廣場舉行。晚會以國學經典為重點,“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一群小朋友和成人一起身著傳統服飾,在朗朗詩歌聲中歡快起舞、朗朗誦讀,耳熟能詳的經典詩詞和天籟般的古典配樂,讓整場晚會漸入佳境。
第二屆寧古塔流人文化節活動加強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通過實景演出、舞臺表演等藝術形式,使廣大市民在親近傳統文化和國學經典中,陶冶了情操,傳頌著中華美德,共享著新生活的美好、幸福和快樂。
寧古塔新城建成至民國初年的240多年時間裡,大批的流人和流民來到這裡,他們傳播中原文化、促進民族融合,對發展寧古塔的教育文化、商貿建築、戍邊實業、交通醫療等各項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給今天的寧安留下了寶貴而豐富的物質財富和文化資源,至今還保留了許多的流人文化遺存和文化遺跡,資源之富集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今年,寧安市第二屆寧古塔流人文化節的重頭戲——大型情景音舞詩畫《七子流觴》再次呈現。本劇分為祭屈子、命名潑雪泉、相會寧古塔、流觴傳詩四幕,以實景再現的方式還原了清朝康熙年間吳兆騫、張縉彥等流人的“七子之會”,讓市民在“時空穿越”的感覺中體驗民間傳統、感受文化熏陶。
責任編輯:呂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