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離異女歌廳偶遇幸福熱戀三天 『如意郎』電梯內變劫匪
2013-06-16 10:54:26 來源:生活報  作者:宋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6月16日訊 今年4月,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沈女士偶遇一中年老板,經過幾天的熱戀,沈女士與中年老板出雙入對。就在沈女士以為期待已久的幸福已經來臨時,僅僅三天,沈女士與老板在電梯裡單獨相處時,老板竟然“變臉”成為劫匪,將沈女士的財物搶走。接警後的佳木斯警方迅速出警,經過仔細搜尋在案發現場附近將劫匪當場抓獲。

  愛情騙局:癡情女VS腹黑男

  “工程老板”俘獲離異女芳心

  2013年4月3日下午,早已離異的沈女士來到了佳木斯市一家歌廳茶座消遣。坐在吧臺前,沈女士要了一杯飲品自飲起來,一名自稱張先生的中年男子來到她的旁邊,主動與她搭訕,並請她到一旁的雅座一敘。落座後,這名男子叫來了幾種飲品和一些小吃,與沈女士暢聊了起來。二人從生活到工作,從人生到理想,交談甚歡,沈女士從張先生口中得知,他是個做電纜工程的老板,年入上百萬,有房有車,經濟條件優越。

  張先生其貌不揚,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其文質彬彬的氣質、幽默的言談以及得體的舉止,迅速俘獲了沈女士的急需愛情滋潤的芳心。此時,張先生也不失時機的對沈女士發起了猛烈的“愛情攻勢”。沒多久,兩人便無所不談墜入愛河。二人都是離異單身,相見恨晚,沈女士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了對方。

  突如其來的愛情,衝昏了沈女士的頭腦,也瓦解了她的心理防線,當日晚上二人就在一家賓館開房發生了關系。第二天早上,張先生主動送沈女士上班,還陪同沈女士逛街購物、接送孩子,晚上又跟隨著沈女士來到其母親家拜訪。沈女士的父母見過張先生後,對這名成功人士贊不絕口,隨後的兩天,張先生成了沈女士家的一名家庭成員。當沈女士完全沈浸在甜蜜的愛情中不能自拔時,她不曾想到這一切都是一場精心布置的騙局。

  “如意郎”電梯內變劫匪

  經過三天的親密接觸,沈女士感覺兩人情投意合,面前的這位張先生就是自己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如意郎君,已經完全接納了張先生,出雙入對宛如一對夫妻。

  4月5日晚,沈女士與張先生在一家燒烤店吃完飯後,挽著張先生的胳膊往自己家走,沈女士打算讓張先生到自己家中過夜。當濃情蜜意的沈女士擁著自己的“如意郎君”進入自家住宅樓的電梯後,一幕只有在影視劇中纔會出現的情景竟然真實的發生在了她的身上。

  此時的電梯裡只有沈女士和張先生兩個人,沈女士按下樓層的按鍵後,依偎到了張先生的身旁,不料一直溫文爾雅的張先生一把將她推開,凶相畢露,他用一只手掐住沈女士的脖子將她按在電梯內壁上,威逼沈女士不許聲張反抗,沈女士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懵了,哪裡還有反抗的意識,她吃驚地看著意中人,眼淚在眼眶中打轉,無所適從。

  趁著沈女士發愣的當口,張先生用另一只手將沈女士脖子上的黃金項鏈一把拽下,而後電梯門打開奪門而去。看著張先生離去的背影,沈女士知道自己付出的真情付之東流,比起被搶劫了財物,更讓她難以接受的是被欺騙了感情。驚魂未定的她馬上用手機撥打了報警電話。


 

  “成功人士”原是網上逃犯

  佳木斯前進公安分局順和派出所接到110指揮中心“前進區某大廈電梯內有一名女子被搶劫”的指令後,正在案發現場附近日常巡控的帶班長宋軍、民警潘兆磊等人迅速趕到案發地點。民警們一面聽取被害人沈女士的陳述,一面在大廈周圍布置警力防止嫌疑人逃竄。

  通過對沈女士的詢問,民警們判斷,這麼短的時間,搶劫嫌疑人應該還在大廈內,於是帶班長宋軍即刻帶領民警潘兆磊及協警員們封鎖了大廈的各個出入口,隨後開始逐層仔細搜查。

  當民警們搜查到16樓進入樓層分戶公用走廊時,發現F座右側牆面後露出了衣服的一角。帶班長宋軍、民警潘兆磊立即向前靠近,看到一名男子後背緊貼牆面躲在牆跺子後面。

  “什麼人?出來!”民警們命令。“出來就出來,你能整死我啊?”男子大聲叫囂道。民警注意到,男子從藏身處走出來時雙手背在身後,宋軍懷疑該男子身上有凶器,便立即上前對這名男子實施抓捕,然而男子見狀,馬上從背著的手裡扔下一些東西,民警問這名男子扔的是什麼東西,男子回答:“不是我的東西。”民警將男子扔的東西撿起來一看,發現正是斷成三段的金項鏈。

  隨後,民警讓被害人沈女士辨認,沈女士當場指認就是這名男子搶劫了她的金項鏈。民警將該男子帶回了順和派出所進行訊問和身份確認,原來這個“成功人士”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網上逃犯。該男子交代,自己真實的姓名叫周永強,2003年因搶劫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2012年刑滿釋放。2012年8月4日,他又竄至樺川縣,將17歲的被害人王某強奸後潛逃,目前正被樺川縣公安局刑警隊以強奸罪網上通緝。

  警方:警惕利用相親騙財騙色

  當得知搶劫自己的意中人竟是一名網上逃犯時,沈女士對自己太容易相信人的行為追悔莫及。雖然張先生將會面臨法律的嚴懲,但他給沈女士心理上造成的創傷難以消解。

  如意郎君變成騙子和劫匪,作案手段固然可恨,但是被害人沈女士防范意識為什麼這麼薄弱呢?據心理科的醫生介紹,沈女士是典型的離異空虛寂寞,可能與人交流有限,其行為方式也很不成熟,不懂得自我調解情緒。作為被害人的她應該學會反思。

  對此,警方表示,目前不少人利用相親這一方式進行騙財騙色甚至搶劫,廣大群眾應該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警方建議:不要在相親過程中泄漏任何真實的隱私信息;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話語,婚騙多會采用甜言蜜語討好異性;不要輕易委身於人,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只有深深了解並且信任對方時纔可以付出,以免遭遇騙局,帶來身心困擾;不要與並不熟悉的相親對象發生借貸關系,婚騙大多以騙財為目的;雙方單獨約會時應選擇公共場所,並告知家人朋友自己的去向。

  (文中嫌疑人為化名)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