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板藍根種植面積銳減 業內:增加本地加工量是出路
2013-06-17 08:48:17 來源:大慶網  作者:宋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7日訊 大慶是全國最大的板藍根種植基地,近幾年種植面積高速增長,但是今年種植面積卻銳減。

  記者從一些板藍根種植合作社獲悉,大慶板藍根的種植面積從去年的15萬畝,縮減至10萬畝。去年板藍根銷售難是今年種植面積縮減的主因。

  種植面積大幅縮減

  據了解,大慶板藍根的產量至少佔到全國板藍根產量的三分之一。不僅種植面積大,而且品質也聲名遠播。安徽亳州,是全國中藥材聚集地,每年秋天,很多亳州客商都來大慶搶購板藍根。還有國內很多知名藥廠,用的板藍根很大一部分都產自大慶。

  大慶的板藍根雖然名氣不小,但是今年種植戶卻少了很多。

  大同區高臺子鎮王長慶種板藍根有幾個年頭了,按理說他是行家,可是今年他也不種了。

  “去年我種了60畝板藍根,畝產量達到了300多斤,產量還不錯,但是今年我一畝地都沒種。”王長慶說。

  種植戶王磊去年種了20多畝板藍根,今年面積減少了一半。

  采訪時記者發現,今年棄種,或減少種植面積的種植戶還有很多。

  大同區榮權合作社是大慶板藍根種植規模較大的合作社,合作社相關負責人李榮權說,去年,大慶板藍根的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產量達6000萬斤。今年種植面積減了不少,現在能有10萬畝,預計秋收後產量將減至4200萬斤。

  去年銷售難是棄種主因

  據了解,近幾年大慶板藍根種植面積直線上昇,2010年時板藍根種植面積只有7.1萬畝,去年達到了15萬畝,僅兩年時間種植面積就實現了成倍增長。

  那麼,為什麼今年板藍根種植面積會大幅縮減呢?

  “不是產量不行,就是這東西得看天吃飯,收成難以掌握。”種植戶劉軍說,板藍根收獲後得晾曬一段時間,曬乾了纔能入庫等著銷售。如果收獲後趕上雨天,那一時半會也曬不乾,水分大賣相就不好,銷售就難,也賣不上好價錢。

  還有種植戶說,今年之所以沒種,主要就是因為去年收獲時,趕上雨雪天,還沒等晾乾呢就被雪埋上了,水分太大,銷售難,客商還往死裡壓價,所以今年不想種了。

  李榮權說,今年種植面積的大幅減少主要是因為去年大慶6000萬斤板藍根還沒等晾曬就被“雪藏”,成色受到影響,造成銷售難。今年雖然趕上了禽流感,根藍板銷量和價格都上去了,但種植戶的種植熱情還是受到了影響。

  增加本地加工量是出路

  那麼大慶如何衝破天氣的制約,讓板藍根種植戶不再看天氣?

  大同劉軍板藍根種植合作社的劉軍告訴記者,其實對付板藍根水分太大的問題並不難,有烘乾設備就能解決。

  “我諮詢過一些烘乾設備廠家,只要15萬元就能安裝一臺,一天至少能烘乾10幾噸。”劉軍說,他打算上這樣的設備。

  據了解,大慶一些收購板藍根的企業,也都打算引進烘乾設備。

  這樣的意識是值得提倡的,農業產業必須擺脫天氣的束縛,纔能發展壯大。但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也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大慶板藍根的困境。

  另外,在采訪中還有專家說,規模化種植能提高種植戶抗風險的能力。增加本地加工量,掌握板藍根定價權也很重要。

  天翼藥業的相關負責人說,現在大慶大部分板藍根都直接被客商收走,本地加工量很小。其實板藍根即使水分大一點也是可以深加工的,但是如果經過“長途跋涉”,就難保質量會受到影響。如果增加本地加工量,不但打破了天氣限制,也拉長了產業鏈條,增加了板藍根的附加值,同時也打破了價格受控於外地客商的尷尬。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