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洽會上稀罕物不少 『植物工廠』吸引市民眼球
2013-06-17 10:31:0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楊建平 劉達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7日訊 哈洽會上稀罕物不少,方形西瓜、“植物工廠”、“活”性大米尤其吸引市民眼球,這些新鮮事物激發了夢想,拓展了人們的視野。

    植物工廠系統。

  “活”性大米

  以後你吃的大米,是活的;煮出的粥,滿鍋的粥皮子。來自通河縣五谷信合水稻合作社的大米,身價不菲。2.5斤一袋的“活”米60元,7兩的28元。

  據合作社負責人鄧磊介紹,他們生產的活性米,是經過六年時間,聯合科研部門共同利用生物休眠保鮮技術,在加工過程中,使其活性“?”和最富營養的胚芽、糊粉層被保留下來。雖然外觀色澤顯得灰暗,但口感純正,食用黏稠。

  方形西瓜

  一個個“方盒子”形狀的西瓜,外表附上精雕細刻的吉祥福語,遠觀像翡翠。在臺灣館,來自臺灣南部的方形西瓜哈洽會一亮相,就引來市民對其無限遐想。臺商林先生笑嘻嘻解答,方形西瓜出自他們的“夢想果園”。這個果園,就是要把人們不可想象的水果,通過創意或人工技術,變成可能。方形西瓜就是他們夢想系列產品中的一款。

  林先生說,這種西瓜,生長周期很長,全年產量只有1000個。

  “植物工廠”

  B展廳,臺灣臺達公司與我省愛普公司聯手打造的植物工廠,比方形西瓜更讓人稱奇。

  一簇簇綠油油的生菜、芹菜、油菜,鮮嫩無比。可它們的生長卻跟土壤、化肥不沾邊。只有光、水、空氣等生命量,在沙漠、甚至月球上,它們都可以通過營造人工智能環境,自由生長。植物工廠的生產模式,完全超越了常規意義上的農業生產,是當前植物栽培領域最先進的技術。生產方式與傳統的農業完全迥異,沒有天氣乾擾、沒有病蟲害、更不受四季的制約,只要補充足夠的光源、溫度、濕度、CO2濃度和營養液,就可實現蔬菜連續生產。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