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8日訊(記者 王忠岩)為了心中的文藝夢,很多年輕人喜歡漂在北京,被稱為“北漂”一族。在東北也有一群藝人,他們沒有穩定的生活保障,四處串場、演出。沒有炫目的燈美,沒有華麗的舞臺,這群二人轉演員以獨特的地方戲和詼諧幽默的語言吸引了男女老少,為觀眾帶來無窮歡樂。

謝小寶夫婦演唱二人轉《西廂記》。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演完的演員需在臺旁駐場,隨時給臺上演員配戲。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二人轉演員一直堅持唱地方戲。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二人轉,一度被認為是田間地頭之樂,難登大雅之堂。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節目的改良,“寧捨一頓飯,不捨二人轉”如今竟成了城裡人的追求。原生態、“草根化”的二人轉節目正在大舉“進軍”大中城市,各種二人轉演出在哈爾濱的大小劇場蔓延。

阿楠和搭檔唱地方戲。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演員服飾很精美。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誇張的表情。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北大六道街紅星大劇院裡,每天會有6對演員參與演出。在二人轉行規裡,一男一女兩個演員是一副架,一般都是夫妻檔。而在紅星大劇院裡,這一段卻一直有一個男演員單獨唱戲。劇院負責人李麗娟告訴記者,這個演員叫小笨,是吉林著名二人轉演員大笨的弟弟。小笨夫妻倆頗受觀眾歡迎,但妻子目前懷孕了,劇院讓小笨單獨演出,而妻子陪在小笨身邊,一直吃住在劇院宿捨。
配戲的謝小寶不經意間搶了小笨的戲。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小笨練習基本功。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小笨上網學習二人轉演員前輩的戲。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談起最初的試演,小笨告訴記者,每到劇場連行李箱都不敢打開,因為試場後,一般都會被拒絕。那時和師妹(現在的妻子瑩瑩)幾乎一直在通往各地劇場的火車硬座上度過。歷經兩年的磨練,小笨成熟了很多,兩口子開始火了起來,多的時候一天接10多場演出。酒店、洗浴、大排檔、酒吧、生日宴會、婚禮,各種場合都參加過。
青春易逝,得為未來找出路
紅星大劇院實力演員郭可、陰天夫妻,都是實在的東北人,他們都大學畢業。兩個人唱功紮實,演出形式新穎,並且注重二人轉藝術的表達形式,兩個人每年購買演出服裝就花費數萬元。
作為本山藝術學院的畢業生,郭可很喜歡二人轉,夢想著有一天能像趙本山一樣有所造詣。但全國二人轉演員數萬人,生活幾乎都沒有保障,基本都是唱戲拿演出費,唱一段時間就得換個劇場甚至換個城市再繼續演出,“夢想在現實生活中左衝右突”。

演員郭可和陰天纔藝表演。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郭可妻子表演。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郭可的演出服很精美。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演員阿楠和搭檔滑稽搞笑表演。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二人轉演員盼成名,市場運作逐步規范
據圈內人介紹,目前在哈爾濱從事二人轉表演的演員大約有60多對,總數超過百人。除個別演員依靠傳媒機構,生活能有保障外,大多數呈漂泊狀態。

演員的伙食很簡單。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老板過來看望演員們。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演員在簡陋的宿捨裡聊天。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彈琴師傅自己洗衣服。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二人轉的演出內容表現著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不管形式怎麼變化,都一直沒有脫離小市民化定位,所以老百姓喜歡看。”紅星大劇院李麗娟介紹。
唱二人轉“轉”成明星的演員很多,小沈陽、宋小寶等都非常受觀眾歡迎,他們是二人轉演員的榜樣。在紅星大劇院走紅的小黃飛,就是在劇場駐場演出3年後火起來的,演出費從300元一場一路上漲到800元,甚至更高。
李麗娟告訴記者,現在二人轉劇場已全部市場化運營,演員、觀眾、劇場三方都有自主選擇權。隨著二人轉市場的發展,演員們的生活將會得到進一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