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4日訊 6月21日,南京市江寧區泉水新村2名女童被發現在家中死亡。女童母親有吸毒史,下落不明。這條新聞讓無數人心情沈重……第二天,記者也帶著這樣沈重的心情走進省公安廳強制戒毒所。而這一次見到的吸毒女,講述的故事同樣與孩子有關。她說,因為吸毒,她的孩子成了『孤兒』。
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女兒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一開始,王慧的精神狀態非常良好。她告訴記者,從5月份進了戒毒所以後,由於這裡的生活比較有規律,內容安排豐富,環境也比較好,她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比原先剛進戒毒所的時候好了很多,對於毒品的依賴性也減弱了不少。
從她紅潤的臉色看,顯然已經有了一些精神。見到記者,王慧侃侃而談,詳細地介紹自己染上毒癮的過程。她說要把自己噩夢般的吸毒經過及感受詳細地描述出來,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告訴大家,毒品有多麼可怕。
但是,當記者和王慧談起她女兒的時候,她哽咽了。整個采訪就在這裡停頓了,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雖然她口口聲聲地說自己已經看不到什麼未來,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她的女兒。
丈夫離世讓她走上不歸路
1998年,她的生活遭到了重大的變故,和她共同生活了多年的丈夫因車禍突然去世。家庭的重壓和養育女兒的責任一下子全部落在了她的身上。
按照王慧自己的話說,『自己應該算是那個時候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多年服裝和餐飲行業的經營,讓她當時有了相當豐厚的經濟基礎。就在自己感情無所寄托、生活消沈的時候,誘惑找上了她。當時有許多商人到廣州等地方去做生意,在帶回不少收獲的同時,也把毒品帶回來了。『那個時候,「粉」這玩意還是稀罕的,一克要幾千塊錢,不是誰都能買得起的。』
『那時候周圍的人都在吸這個東西,其實我自己也知道這個玩意不好,但是誰都沒想到它會有這麼大的毒癮。』因為聽信周圍『吸粉』的朋友說這東西的好處是能夠讓人沒有煩惱,沒有壓力,這正投了王慧的所好。而且在那個時候,相關毒品的宣傳並不多,加上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王慧根本沒有意識到海洛因能夠產生那麼大的危害。
『當時想最多比戒煙稍微難一點,有點毅力的話,也就行了。』於是,在朋友的慫恿下,王慧開始吸食毒品,剛開始的時候,她吸食的量並不大,但是隨著吸粉的感覺讓王慧能夠擺脫對丈夫的思念,她開始加大吸食毒品的計量,越來越依賴它,直到無法擺脫。
扔下女兒進了戒毒所
王慧告訴記者:『孩子的奶奶待我就像親生女兒一樣。』佳佳出生的時候,她奶奶剛退休,怕王慧夫婦年輕不會照顧孩子,也因為他們要經營生意,來來回回忙不過來,就把佳佳接過去自己照顧。
『當時,孩子平時就在奶奶家住,周末我們再接過來。』那時候大家都說王慧運氣好,有那麼熱心的婆婆,讓他們完全沒有後顧之懮。『也許日子過得太安逸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吧,纔會走上歧途。』
王慧這樣回憶著自己的吸毒感受:清醒的時候當然會意識到自己不能這樣下去,但毒癮發作時,就完全沒了記性,反應非常遲鈍,什麼都想不進去,就像『下過咒一樣』,一切都身不由己,好像兩只腳不聽使喚地走,拼命地逃,感覺就像是電影裡的場景,不像是在現實當中一樣。
由於成天想著如何弄『粉』,王慧什麼事情都不管了,無論是生意還是家庭,在她看來,白色粉末就是她的上帝,是她得以生存和尋找快樂的唯一寄托。而對於身邊的人,她也不理不睬,除了那些『毒友』。而此時,年邁的婆婆就完全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問題,而她這個真正的媽媽,卻從此消失了。在佳佳最需要她的時候,她卻被送進了戒毒所。
她是女兒心中的好媽媽
2000年,王慧由於吸食毒品第一次進了戒毒所。於是,她吸毒的事情就被佳佳和奶奶知道了。盡管王慧犯下如此大的錯誤,家人還是很寬容地對她,婆婆沒有嫌棄她,依然承諾幫她撫養孩子,因為她知道王慧當時失去了丈夫,纔染上毒癮,就勸慰她:『知道你心裡不好受,纔會去吃那種東西,戒了以後,就不要再碰那種東西了。』
王慧還記得婆婆帶著佳佳第一次來戒毒所看她的時候的情景。
那時候佳佳在讀小學,從小就喜歡畫畫的佳佳還給媽媽畫了一張畫,用彩色筆描繪了媽媽卷卷的頭發,大大的眼睛,看得連戒毒所裡的指導員都羡慕她,『有那麼好的女兒,真幸福。』畫上面的字,到現在還銘刻在王慧的記憶裡,『你依然是我的好媽媽,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再次戒毒切斷與女兒聯系
第一次戒毒之後,王慧回到了社會,沒過多久,遇到了以前的『朋友』,誘惑之下,她又開始吸食毒品了。再次進戒毒所,王慧的決心很大,通過在戒毒所裡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生活,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她告訴記者:『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其實都是要靠自己的。』
由於她和後來的丈夫都在吸毒,同時進了戒毒所,佳佳等於是沒有了父母的照顧。
在戒毒所裡,一看到年輕的女孩就會想到自己的女兒,王慧就想到好久都沒見到的女兒現在應該長得很高了。可是,這麼好的一個孩子,王慧因為自己的墮落,切斷了和她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