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入夏小蟲『入侵』民宅事件多發 毛蟲成片爬進屋(圖)
2013-06-24 09:52:1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田苗 石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4日訊 求援!一周以來,記者連續接到讀者來電反映蟲子“入侵”事件,有的是小咬佔了一個房間,有的是毛蟲成群往居民樓裡爬。這是什麼情況?記者連線相關專家一一給予解答,同時提供消殺方法。

  事件一:

  安通街36號毛蟲一層層爬進樓

  “樹上的毛蟲成片地爬進屋,看上一眼,汗毛都豎起來了。快幫幫我們。”20日晚,香坊區安通街36號居民唐先生電話求助。

  21日上午,記者來到安通街36號,3個單元門前共有5棵楊樹,每棵樹上都有很多毛蟲,離遠看很像一個“窩”。毛蟲為黑灰色,長約2厘米,不停地爬動。距楊樹最近的2單元一層居民家外牆上也爬著幾只毛蟲。有的毛蟲甚至順著離窗戶較近的樹枝爬進居民家。

  “開始幾個鄰居還用拍子打一打,可現在越來越多,根本沒辦法清理。”居民說。毛蟲一層層爬進居民樓,有居民借來“噴燈”烤死了一批,可這也不是根治的辦法。居民於大姐帶記者在大院的小花園裡轉了一圈,近百株杏樹也同樣被侵襲,細細的樹枝上布滿了黑色的毛蟲。

  記者找到通鄉街道辦事處,城管辦安科長說,他們曾到現場查看過,辦事處沒有專業的滅蟲人員,現在已將情況匯報給區園林管理所。

  記者找到香坊區園林管理所,工作人員說,居民所說的毛蟲是一種害蟲,學名叫天幕毛蟲。由於去冬今春忽冷忽熱,確實有一些楊樹被天幕毛蟲侵害。現在區園林管理所已經開始有計劃地對全區大樹進行檢查和滅蟲。會盡快安排時間,為安通街36號消殺天幕毛蟲。

  事件二:

  天恆小區小咬佔領主臥室

  “每天晚上我們全家都要和一大群小飛蟲做斗爭,咋能徹底消滅飛蟲?”21日,道外區天恆小區3號樓8單元8樓張女士帶著家中的飛蟲“樣本”來到本報。

  張女士說,去年春天主臥室的天棚開始漏雨,到夏天這個房間裡就出現了很多小飛蟲。它們都是21時以後出動。關了燈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小飛蟲在“飛舞”,還劈裡啪啦地往下掉,床上、桌上、地上到處都是。它們很容易被抓到,用手一劃就能拍下來一群。家裡的牆壁上都是蟲印。到9月份天氣一涼,小飛蟲就不見了。誰知道今年剛進6月,它們又出現了。

  “晚上睡覺能感覺到蟲子掉在臉上。就這個漏過雨的房間纔有飛蟲。我仔細找過房間的各個角落卻沒啥發現,殺蟲劑也不好使,誰能幫幫我。”張女士求援。

  張女士用礦泉水瓶裝來許多小飛蟲,它們體長約3毫米,身體呈黃褐色。

  對此,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獸醫寄生蟲學教研室主任宋銘忻教授說,這種小飛蟲應是蚋或蠓的一種,俗稱“小咬”,會引發人體的過敏反應。它們主要滋生在潮濕的環境中。張女士家因為漏雨相對潮濕,小飛蟲應該是躲在牆縫中。想消滅它們首先要保持環境乾燥、勤通風;此外可以選用溴氰菊酯類的殺蟲藥(如“敵殺死”)進行消殺。

  家中常見的昆蟲

潮蟲學名叫鼠婦

  生活在潮濕、溫暖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有趨光性,會假死。鼠婦外殼有層薄薄的油,不易被蜘蛛網等粘住。它有一定毒性,爬過皮膚可能會過敏,不咬人,滅害靈就可以清除。

錢串子學名叫蚰蜒

  棲息活動於陰暗潮濕處,能分泌毒液,觸及人體皮膚後可致局部?疹。發現蚰蜓可拍打消滅,此外要保持環境衛生、保持室內乾燥。若蚰蜒較多,可涂殺蟲涂料或在陰暗潮濕處噴灑敵百蟲粉劑。

書蟲學名叫衣魚

  在冰箱底部、開暖氣的浴室、地磚的裂縫裡、廚房牆壁縫內都可能有它的蹤影。衣魚必須在潮濕及有空隙的環境中纔能生存,只要環境乾燥、建築物沒有裂縫,它就會自然消失。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