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5日訊 在東風新村的中心地段、北辰小區附近,百湖花園公租房項目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配套設施建設,7月底項目將竣工。年底前,880戶不符合經濟適用房條件又無力購買商品房的居民將實現『住房夢』。
記者從市房產管理局了解到,我市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續建東城區公共租賃住房8.5萬平方米、880套;新建西城區公共租賃住房10萬平方米、1000套;新建讓胡路西曉小區棚改安置房5萬平方米;續建老會戰住宅76萬平方米。
今年我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主要以公租房為主。公租房即公共租賃住房,公租房不歸個人所有,是由政府或其他投資主體所有,以低於市場租金價格,向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大學生和從外地引進到我市工作的人纔出租,主要解決新就業職工等群體住房困難。據悉,我市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近期即將出臺。
今年全市共建公租房18.5萬平方米、1880套,其中,東城區公租房——百湖花園主體已經完工,預計年底可入住;西城區公租房正在選址、協調。新建讓胡路西曉小區棚改安置房規劃面積為5萬平方米,目前正在進行開工建設的前期准備工作,該處為鐵路職工安置房。另外,續建的40萬平方米創業城老會戰住宅,目前已基本竣工;擬新建石化公司東城領秀老會戰住宅區30萬平方米,預計年底前主體開工。
至此,我市形成了一個綜合性住房保障體系:低保低收入家庭有了廉租房或廉租房租賃補貼,中低收入家庭有經濟適用房,不符合經濟適用住房又無力購買商品房的家庭有了過渡性居住場所——公租房。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五年來,我市建設經濟適用住房80多萬平方米,約1.5萬戶中低收入群體喜遷新居;在棚戶區改造中,我市(包括四縣)建設安置房200多萬平方米,近3萬戶因此搬進新家;我市建設的油田企業安居房還改善了6萬餘戶油田企業職工的住房條件。五年來,我市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達969.7萬平方米,住房保障覆蓋率達21%,十餘萬個家庭因此實現了『住房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