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高考狀元班揭曉 高考平均652.6分2名同學保送清華大學
2013-06-25 09:41:3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宋佳怡 劉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狀元班合影。

  東北網6月25日訊 24日,2013年高考狀元班揭曉,哈三中高三八班榮膺全省狀元班。該班全班49名同學平均分652.6;9名同學進入全市理科前30名,2人競賽成績突出保送清華;21人獲得自主招生加分資格,6人獲得清華、北大加分。

班主任閆琳虹。

  低調老師的教育觀:好習慣終生受益

  作為高三八班的領軍人物,班主任閆琳虹告訴記者,“我做的只是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好成績是同學們努力得來的,我為他們高興。”面對全體同學獲得高考“滿堂彩”的成績,閆老師顯得謙虛而低調。但她的大教育觀的教學理念則是:對每個學生進行全面的“終身”教育。

  據了解,閆琳虹老師在哈三中從教18年,帶過四屆畢業班,其所帶班級曾多次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2010年開始任三中高三八班班主任。


  在高三八班,有著許多被閆琳虹老師“量化”的規則,要有時間觀念;每個同學都有各自的職責;每天思考自己進步的地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待人接物要有禮貌;與人為善是最基本的准則……

  這些“班規”,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有的更細化到生活的細枝末節裡。

  “我對我的學生的教育力求讓他們受益終身,而不單純是提高學習成績。”閆老師說,全面的教育不僅在時間上貫穿人生全程,在空間上也往往充注於人生所處各種場所,落腳於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養成好的習慣,不僅對學習成績有幫助,對同學們將來的人生也是獲益匪淺的。

  班級學習“獨門秘籍”:將題型歸類

  在傳統的高考復習中,“錯題本”被學生和老師奉為高三階段復習的“利器”,而這個傳統,在高三八班卻被完全顛覆了。“我認為理科的學習,把題型歸類纔是首要的”班級學習委員李振軒說。

  在高三八班,大多數學生跟李振軒有著一樣的習慣。對理科學科,系統的學習過後,將題型歸類,力爭做到看完題目後,腦海就會浮現此種題型的特點,解法以及需要套用的公式,熟練後,既節省了答題時間又避免了出錯,題型歸類已經成為了高三八班理科學科學習的“獨門秘籍”。

  班級的第三名孫欣,也是“題型歸類”學習法的忠實擁護者,他692分的高考成績中,數學成績高達147分,距滿分只差3分,說起對這次高考題的體會他笑著說:通過題型歸類,我和我班級很多同學成績一直都很穩定。說到今年高考,“我們真的希望這次數學題能再難點,這會讓我們的成績跟別人拉開一些距離。”孫欣有些遺憾地說。

  狀元班的狀元郎:用戲曲放松自己

  提起班級高考694分的狀元郎殷鑒遠,朝夕相處的同學對他的學習狀態概括為兩個字“輕松”,說他看上去並不十分刻苦,在京劇和鼓曲上還頗有造詣,但學習效率很高。做到學習和興趣互不影響,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殷鑒遠是怎麼做的呢?

  殷鑒遠說,他在學習過程中領悟到效率的重要性,“超過自己專注極限會讓學習效果‘事倍功半’,這時就該做點感興趣的事,放松下來。”他的放松“秘法”,是他鍾愛的京劇和鼓曲,每當疲勞襲來,他就放下書本,哼一段京腔,聽一曲鼓曲。

  除了京劇和鼓曲的發燒友,殷鑒遠還是化學實驗的佼佼者,他的床頭櫃並非是擺好了臺燈和課外書,而是一個四層的化學實驗櫃。

  保送生參加高考:成績名列前茅

  早在高考之前,高三八班的甄行踐和王子路就通過保送生考試獲得了保送清華的資格。

  對於高考前就已經邁入全國知名學府的2名保送生,甄行踐和王子路並沒有像旁人以為的提前“撒歡”,而是繼續學習,備戰高考。他們表示:“能有今天的成績,與母校和老師的培養分不開,衝擊高考,證明自己,也為母校爭光。”

  “高考是對自己的一種證明。”提起2名愛徒,閆老師驕傲地說。她同時也爆料了他們的成績,甄行踐班級排名第五,總分688分;王子路班級排名第七,總分681分。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