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鴛鴦粉』守候樂此不疲(圖)
2013-06-25 10:32: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5日訊 24日早5點,哈爾濱市兆麟公園剛開門,一群手提“長槍短炮”的攝影人就奔向湖邊。原來,這是一伙“追鴦族”,他們在此出沒已經連續半個多月,追逐著鴛鴦的行蹤。

  堅守

  多曬太陽,長得快。

  今天來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看望18日跳巢而出的13只小鴛鴦和它們的媽媽,二是另一窩小鴛鴦很可能就要跳巢,他們要用自己的照相機把這個精彩瞬間拍下來。

  展翅

  攝友樂此不疲

  這伙手持“大炮”的攝友們,沿著湖岸走了一圈,一只鴛鴦也沒有發現。“躲哪裡去了?”大家正在疑惑時,很有拍攝經驗的大王從水邊草縫間發現了鴛鴦寶寶們。看到已經被發現,鴦媽媽無奈帶領13只鴛鴦寶貝們走了出來。鴦媽媽大大方方先跳下水,小鴛鴦也緊跟著往水裡跳。???,攝友們機關槍掃射一樣按動快門。

  我拍

  鴦媽媽非常配合,時而煽動翅膀濺起水花,時而往返游動泛起漣漪,精彩的表演又引來一陣陣???的快門聲。小鴛鴦們索性表演起來,在湖面嬉戲追逐,引得幾十位攝影師來回往返。也許怕攝影師拍不好,小鴛鴦們還換著姿勢在陽光下抖動嫩小的翅膀。游累了,鴦媽媽就帶領寶寶們登上了“鴛鴦島”。


 

  暢游

  這正好給攝友們留下時間,趕往第二個地點,一棵近百年的老榆樹。大家紛紛架好三腳架,瞄向十多米高的榆樹洞,等待另一窩鴛鴦“跳巢”。有著多年拍攝鴛鴦經驗的攝友白和說:“根據我們的秘密觀察,這一兩天就是跳巢的日子。拍攝跳巢很辛苦,很多攝友甚至晝夜堅守觀察,堅信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能拍到。前幾天一位攝友連續好多天在這裡,就是跳巢那天有事沒來,結果後悔了好一陣子。”

  傳說中,這個樹洞住著小鴛鴦一家,它們就從這裡跳巢。

  另一位姓馬的老攝友說,他是堅守了6天後,在18日早上8點38分拍到了跳巢的瞬間,當天一共跳出13只小鴛鴦,它們現在都健健康康地游動在湖面,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從淡黃色到黑褐色慢慢長大。

  一位家住附近的胡先生,對公園的鴛鴦也十分關注,據他講,跳巢那天,先是鴦媽媽從樹洞中跳出,然後一個個小鴛鴦跟著媽媽的動作跳出來,鴦媽媽一直到最後一只小鴛鴦跳出來纔帶著它們下水。

  下水

  守候鴛鴦熱心人

  鴛鴦何時落戶冰城這處避暑樂園的,哪個樹洞是它們的家,什麼時候產卵孵化,哪天跳巢?家住兆麟公園附近的劉大爺了如指掌。公園裡鴛鴦愛巢旁最熟悉的身影有兩位,那就是李大爺和劉大爺,就連多年來此拍攝鴛鴦的專業攝影師都要向他倆請教,攝影人稱他們為鴛鴦情報員。

  我拍

  “過去都鴛鴦比作忠貞愛情,其實不是那回事。鴛鴦每年4月上旬從南方飛來,它們是成雙成對來,可卻是單獨往回飛,鴛與鴦踩蛋後就不知去向,留下鴦自己孵卵喂養,鴛是最不負責任的了。”李大爺說,“鴛鴦排卵踩蛋多是在‘五一’前後,由於那時公園不開園,所以很少有人能看到成對的鴛鴦。”劉大爺補充說,園裡有七八個樹洞都是鴛鴦的家,但是每年只有兩三對能在這裡安家,如果兩對鴛鴦都看好一個洞,另一對認可飛走也不對付住。判斷鴛鴦什麼時候跳巢,就是看他們什麼時候開始進洞就不出來,一般是28天到30天左右。

  去年鴛鴦產9枚卵,存活8只。前年一窩就產22只,是比較多的一年。

  每天守候在這裡的劉大爺講,上一只雌鴛鴦趴窩是在5月17日,從上午9點半進去就再也沒出來,所以我們算日子就是從那天開始,28天後就會有小鴛鴦跳巢。跳巢那天早上,先是大鴛鴦探頭張望,見沒有什麼危險就直豎著跳下來,也許是示范動作,然後小鴛鴦們一個連一個跳下來,在地面等候的母鴛鴦看到最後一只落地後,纔在前面領著向湖裡走,小鴛鴦們排成一隊,整整齊齊跟在後面,其中有兩只出殼晚了身體比較弱,下了水就往下沈,亂撲騰半天馬上就淹著了,我和老李把它倆撈上來,見兩只小鴛鴦渾身哆嗦,我就把它倆帶回家用棉花包裹起來,第二天它們能站起來就趕快送回來,要不時間長了老鴛鴦就不要它們了。


 

  據李大爺介紹,兆麟公園的鴛鴦都是野生的候鳥,八九年前開始有鴛鴦在這裡安家。兆麟公園自然環境樹木繁茂、湖水清潔平靜,很適合鴛鴦的棲息,所以鴛鴦已經成為公園的景觀,很多游人每年都是專門來賞鴛鴦的,甚至還有外地人專程趕來拍鴛鴦跳巢。

  除了攝影人,公園裡散步游園的人,對水面上的鴛鴦都十分友好,沒有人哄嚇更沒有人捕捉,用相機用手機拍照留念的人們,都自覺愛護這些從遠方飛來了候鳥,保護它們直到10月份飛走。

  9點整,很有經驗的李大爺說:“只要過了9點不跳,今天就不會跳巢了,明天你們再來吧。最遲不過後天,小鴛鴦一定就會跳巢的。”

  鏈接

  鴛鴦:學名Aix galericulata,又名烏仁哈欽、官鴨、匹鳥、鄧木鳥,小型游禽。是經常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中的鳥類。鴛指雄鳥,鴦指雌鳥,故鴛鴦屬合成詞。屬雁形目,鴨科。

  鴛鴦在人們的心目中是永恆愛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表率,甚至認為鴛鴦一旦結為配偶,便陪伴終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尋覓新的配偶。其實這只是人們看見鴛鴦在清波明湖之中的親昵舉動,通過聯想產生的美好願望,是人們將自己的幸福理想賦予了美麗的鴛鴦。事實上,鴛鴦在生活中並非總是成對生活的,配偶更非終生不變。鴛鴦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形影不離,鴛鳥生性風流,並不從一而終,有些科普文章戲稱之為“愛情的騙子”。

  鴛鴦善於行走和游泳,飛行力也強。築巢在多樹的小溪邊或沼澤地、高原上的樹洞中。洞口距地面10-15米,洞內墊有木屑及親鳥的成羽,產卵6-10枚或更多,卵呈灰黃色或白色,圓形,無斑,重45-52克。繁殖期成對活動。每年4-6月在山區溪流、水潭附近的大樹洞內產卵孵化。夏天在東北地區繁殖。冬天到長江中下游地區越冬。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