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先天患白化病視力低下 帶放大鏡走進考場的『白雪公主』
2013-07-03 09:31:18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她先天患白化病視力低下

  每天托著“望遠鏡”看黑板

  通過了北師大自主招生考試

  生活報7月3日訊 高考考場上,一名考生左手拿著放大鏡,右手正在奮筆疾書,最終取得了文科600分的好成績,其中數學145分、語文128分、英語140分、文科綜合187分,在全省7800餘名文科考生中排名第175名,她有望在今年秋天帶著伴隨她十幾年的放大鏡走進北京師范大學的校園。之所以要帶著放大鏡,是因為她患有白化病,雙眼視力低下。初見吳玉,她的臉上泛著開心的笑容,交談中吳玉的眼球一直在震顫,她向記者展示剛燙過的頭發,問記者:“我是不是像個洋娃娃?同學們都叫我‘白雪公主’。”吳玉身上有著記者沒有想到的樂觀。

  吳玉

  4歲起用耳朵學習英語練就超凡聽力和語感

  母親閆彥1995年生下吳玉,白皙的皮膚讓母親高興不已。兩個月後,閆彥帶著吳玉到醫院注射疫苗,醫生告訴她,孩子可能患有白化病,她立即帶女兒到醫院檢查,吳玉被確定為因先天性缺乏酪氨酸?,導致皮膚及其附屬器官黑色素缺乏,更嚴重的是吳玉的視力左眼僅為0.06,右眼為0.04,近似於盲人。這種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有通過輔助器材幫助克服生活和學習中的障礙。白化病患者十分畏光,墨鏡和遮陽帽成了吳玉出門的必備品。

  吳玉從小就很活潑,愛說愛笑,在母親的記憶中,吳玉很聰明,無論學習說話還是漢字都和其他孩子一樣快。隨著年齡增長,別的孩子在看故事書,吳玉則在聽各種磁帶,甚至早在4歲半就開始聽英語聽力。從此超凡的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吳玉視力方面的不足,老師也認為吳玉的英語閱讀和作文成績如此優異,是靠語感培養出來的。

  教科書放大4倍纔能看清手托“望遠鏡”看黑板

  為了克服心理障礙,吳玉小時候不知道參加過多少次聲樂比賽、英語口語比賽,鍛煉敢於在眾多陌生人面前表現自己。她經常聽母親提起“白化病”這三個字,聽多了也就習慣了,吳玉從未恐懼過自己的“特殊”,也從未因此而自卑。

  進入小學階段,雖然佩戴了高度數的眼鏡,但是普通的近視鏡對於吳玉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新學期開學第一天,母親都會拿著新的教科書和練習冊,到復印社把它們都放大4倍以上。用來放大教科書和練習冊花了多少錢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開學第一天到復印社用一下午時間放大教科書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小學5年級,那一年,吳玉有了第一副助視鏡。

  那年父母帶著吳玉來到北京花2000多元買了一副助視鏡,助視鏡可以說是特殊的望遠鏡,就像是把望遠鏡安在了近視鏡架上一樣。吳玉告訴記者,“我可以戴著助視鏡看黑板,但助視鏡比較沈,要用手托著。”

  初四那年吳玉有了她的第二代助視鏡,但是由於沒有合適的雙筒望遠鏡,“第二代”則是用鐵絲將兩個單筒望遠鏡固定在一起的,“第二代”伴隨她走過了高中學習生活。

  偶然的機會,母親在從北京醫院買來的放大鏡上看到了生產廠商的地址和電話,得知吳玉的情況,生產廠商同意將放大鏡和望遠鏡以出廠價格賣給她,這樣節省了很多費用,母親一口氣買來一小箱放大鏡和望遠鏡,就這樣,高考前她的“第三代助視鏡”誕生了。

  借助放大鏡完成答卷高考取得600分

  吳玉當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九中,“本以為她在學習方面不會有太好的成績,就讓她從小學習鋼琴,希望將來有個出路。”吳玉母親告訴記者。高中三年吳玉一直坐在第一排,托著助視鏡看黑板,拿著放大鏡看書。

  吳玉說,別人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她要用兩個小時。初中階段她不知道哭過多少次,“同學在學校就能完成家庭作業,而我在家學到很晚也完不成作業”,吳玉的學習成績在學年一直是前三名,有時成績落後了,都是因為沒有答完卷。為縮短答題時間,只有加快大腦思考速度,為此她每天做大量試卷,在進入高中之後,再沒出現過答不完卷的情況。

  高考前,吳玉向教育局提出申請,並將放大鏡送到無線電信號檢測中心接受檢查。高考那天,吳玉帶著放大鏡走進考場,拿著熟悉的放大鏡答完了考卷。高考前,吳玉已通過了北師大自主招生考試,一直酷愛文學的她選擇了中文專業。說起以後的打算,吳玉說,“我想從事文字方面的工作,可能不適合當老師,因為學生在做什麼,我在講臺上也看不到。”

  由於長時間彎著腰寫字、看書,吳玉的脊柱已經彎曲變形,醫生曾叮囑過她,如果用眼過度有可能導致視力的進一步減退。但對於吳玉來說,看文學類的書籍是最大的享受,“圖書館將是我大學期間去最多的地方。”吳玉憧憬地說。

  采訪結束時,記者問吳玉,“你能看清我的臉嗎?”吳玉笑了:“看不太清,但我能憑聲音和輪廓記住你,很多人我都是這樣記的”。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