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日訊 他們是百姓的忠誠衛士,2007、2009、2010、2012年4次實現當年現行命案全破。他們是資源的守護者,2012年以來,全區共查處涉林案件211起,連續十年實現罌粟零種植。他們是犯罪分子的夢魘,『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面覆蓋、不留死角』的治安管控網絡讓犯罪分子無所遁形。
近年來,在地委、行署和上級公安機關的正確領導下,行署公安局舉全警之力、集全警之智,堅持嚴打、嚴防、嚴管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由傳統警務向現代警務轉型昇級,多措並舉推進平安興安建設,全力維護我區社會穩定、城市安全、人民安居樂業。
出重拳利劍高懸保民安
始終保持對命案等嚴重刑事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以打開路創建平安興安。今年以來,我區發生多起系列詐騙案件,行署公安局從保障民生、維護穩定入手,嚴厲打擊此類犯罪,先後破獲系列詐騙案件14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在今年『打盜搶、保民安』專項行動中,共破獲系列入室盜竊案30起,破獲金櫃盜竊案1起、帶破入室盜竊案19起,破獲汽車盜竊案1起,技術開鎖盜竊案1起。通過深入開展禁種鏟毒工作,我區已連續十年實現罌粟零種植,被國家禁毒委員會評為全國禁種鏟毒工作優秀組織單位。
抓資源專項行動護生態
開展『獵鷹行動』、『興安五號』、『天網行動』等多項專項工作,嚴打各類破壞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今年專項工作中,通過對重點場所『地毯式』排查清理,破獲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1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人,收繳野生動物22只,涉案價值2.7萬元。繼續強化砂金禁采工作,采取航拍、航測和機動車輛、機動船、徒步結合的方式全面清查,對查證屬實的公開處理,震懾違法分子,遏制盜采行為。
發重力天羅地網鑄鐵壁
加強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地面織人網、空中織天網,築起治安防控的銅牆鐵壁。在地面,分層級、分區域、分時段開展街面動態巡邏,提高街面見警率、管事率,增大同犯罪分子的碰撞率,壓縮違法犯罪活動空間。2013年春節期間,組織機關百名民警開展夜間大巡邏,加區轄區內有效報警與同期相比下降23%、刑事案件下降18.6%、治安案件下降17.5%、交通事故下降34%、求助事件下降25%,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人民群眾過了一個平安年。在空中,加大警情高發區域視頻探頭分布密度,進一步消除視頻監控盲點。
嚴管理未雨綢繆消隱患
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和危險物品的排查整治,對水、電、汽、油、熱、金融、通訊、廣播電視等單位進行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嚴防事故發生。對中俄原油管道主要泵站實施24小時看護,不定期對管道全線進行巡護,保證管道絕對安全。保持對超速、超載、超員、酒後駕車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嚴管高壓態勢,完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推進『網格化』、『戶籍化』消防管理。積極推行人口分類管理機制,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行知去向、動知軌跡。
謀轉型與時俱進強機制
目前,全區公安機關基層一線警力佔總警力已達到50%以上。今年5月,行署公安局又將16名機關青年民警下沈到加區公安局基層所隊,進一步提昇基層實力和機關民警實戰水平。在基層派出所推行一警多能、綜合用警,使派出所警務分配更加智能化、民警警務技能更加多樣化,使微薄警力變得『豐盈』起來。同時,倡導用最少警力做最多事,依據轄區警情,統籌指揮勤務工作,適時啟動查控措施,實現了『被動警務』向『能動警務』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