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排水和城管部門踏查內澇點探病因 多措並舉解內澇
2013-07-03 15:03: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左靚 吳雨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3日訊 連日來,哈市出現了多場強降雨天氣,市區部分地段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內澇。近日,記者隨哈市排水和城管部門對部分內澇點進行實地踏查,分析表明哈市內澇與城建速度加快、地下發展滯後、新路建完建管沒交接及管網老化等有關。

  原因一

  城建速度快

  地下管網滯後

  哈市江南城區地形地貌總體上為南高北低、西高東低,一遇強降雨,低處易形成積水點。近年來,哈市城建速度加快,主城區逐漸外延,但地下管網卻沒能跟上城建的腳步。如哈西地區,近年來,隨著該地區的開發建設,人口逐漸增多,匯水面積也逐漸增大,但地下管網發展卻相對滯後。

  在日前的強降雨中,哈市南崗區學府三道街與測繪路交口、保健路與征儀路交口、保健副路等地出現了超過半米深的積水,不少車輛被阻隔在路上,有些車輛甚至被淹熄火,停在了水中。

  7月1日,記者在學府三道街上看到,該條街路西高東低,在測繪路與學府三道街的交口處最為低窪,路面上也有排水井。在附近小區居住十多年的孫先生告訴記者,以前下大暴雨時這裡也會積水,但近幾年,他發現這裡的積水情況越來越嚴重。『這裡地勢低,水都往這流,下雨的時候有些積水很正常,但這幾年積水越來越多,前幾天下急雨,這裡積了半米深的水。』孫先生說。

  保健路與征儀路交口處也是此類情況,記者在征儀路上看到,此路段也是坡路,從保健路與征儀路交口到保健副路路口處均較為低窪。『保健副路地勢低窪,每到雨天,這一路段都會積水,雨下的大時最低的地面上的排水井還會向上反水,我們經常要蹚水回家。』在該處居住的魏女士說。

  哈排水哈西分公司經理王可利告訴記者,該路段積水主要是因為地勢較旁邊低窪,屬於周圍區域的匯水區,一旦發生強降雨,上坡的積水就會順著下流而積到學府三道街、保健路等地。近年來該區域城市建設腳步加快,居住人群增多,地下排水管網在當年設計時沒考慮到這樣大的匯水面積,所以出現了現在這樣的積水狀況。『生活垃圾增多,下雨天上游的塑料袋等垃圾雜物衝到下游的排水井上,擋住進水,所以也會出現積水。』王可利說。

  原因二

  規劃與建設不同步有管線沒泵站

  6月30日,哈市連降兩場強降雨,群力第二大道與陽明灘大橋上橋口處積水達到半米深,有關部門立即出動排水車及水泵抽水以緩解內澇,但直到7月1日下午,該區域仍是一片澤國。

  7月1日13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由群力第二大道往陽明灘大橋上橋口處一片汪洋,該區域積水面積約有四五百平方米,水淺處已經拉上了警戒線,立著一塊擋板,上面貼著『繞行哈雙北路』,記者沿著道路一側的綠化帶往前走,積水已沒過路邊石,而此時積水的深度已經有20多厘米。

  看到這一片汪洋,過往的司機有的停下來觀望一會,最終選擇調頭,而有些司機仍冒險涉水而過。一輛面包車從積水中通過時,積水的深度已經沒過其半個輪轂。

  『這裡每次下雨都積水,下小雨積得淺,下大雨就過不去。我常從這走,特別注意觀察過這裡,馬路邊有立著的排水井,但就是不知道為啥不排水。』一位准備冒險涉水的司機告訴記者。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幾名工作人員正在用水泵抽水。其中哈市建委陽明灘疏解工程建設工程指揮部的工作人員王炎告訴記者,此處積水是由於該工程配建了兩條排水管線,這兩條排水管線接到了群力方渠中,但方渠由於沒有泵站所以無法達到排水作用。『我們只負責排水管線的建設,施工時我們看到的規劃的確有方渠和泵站,但具體也不知道哪個部門負責建設。現在造成積水,我們和群力地區的工作人員只能協助抽水。』

  原因三

  建完4年未交接排水井成擺設

  『我們這條街,一下雨就積水,街上二十來個排水井都是擺設,一點起不到排水作用。晴天的時候我們曾經看過這幾個排水井,裡面堆的都是泥沙。』日前,哈市香坊區城東新居居民反映,木材東街一下大雨就積水,街道兩側的排水井不好使。

  7月1日,記者在哈市香坊區木材東街看到,該街路兩側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個長方形的排水井,水漫到井口,無法看見井裡的情況。像這樣的排水井在道路兩側一共有20餘處,無一例外裡面都積滿了水。為了探明裡面是否有雜物,記者拿了一個木棍往積水裡插,發現裡面都是泥沙,積水根本不往下流。

  對此,負責該區域排水管理的哈市香坊區城管局排水管線所趙主任告訴記者,4年前,哈市對木材東街進行道路改造時,將排水管線接到了建成廠專用排水線中,由於沒有接到排水乾線中,所以排水管修所沒有接收該排水工程,這些排水井建成後一直沒有人進行清掏養護,所以出現了逢雨就堵、排水慢等問題。『這些排水井並不是死芯井,只是多年來沒有清掏,目前我們正在協調有關部門,准備接收這個區域。』趙主任說。

  這並不是個例,哈排水集團設施管理部部長張永山說,有些新建道路積水是由於施工改造過程中,施工方任意修改、破壞排水設施,造成地下排水不暢,地上路面大范圍積水。有些道路改造後並沒有相關建設方找排水部門辦理移交手續,還有些道路在移交時,排水公司因其未達到排水標准,希望其整改達標後纔能接收。如群力機場路零公裡處,那裡新建道路後,因排水設施不達標,遲遲沒有辦理建管交接手續,造成該路段逢雨必澇,影響居民出行。

  原因四

  哈排水集團目前直接負責管理江南主城區排水管網1230公裡,其中老舊管網約為217公裡,佔管網總長度的18%。據哈排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腳步的加快,哈市新建城區如哈西、群力、松北等新建城區,都采用雨污分離系統,雨水和生活污水分別排放,但各區在建設中排水設施沒有統一標准,所以地下管網的口徑也不一樣。而這些新城區和老城區的管網在銜接時,由於老城區地下管網老舊,又屬於雨污合流系統,所以瞬間的強降雨後,新城區的雨水會經地下管網匯集到老城區,導致老城區積水。

  多措並舉

  改造老舊管網

  接收排水設施

  鑒於哈市江南主城區排水系統的實際情況,從去年8月開始,按照哈爾濱市政府要求,哈排水集團公司分別對轄區內地下人防周邊、地鐵站周邊共26處排水設施,以及老舊管網和積水區域的排水設施進行了逐一排查,及時更換增設雨水井92座、聯絡管1.028公裡。經排查確認後,制定急需老舊排水管網更新改造實施方案,力爭在3到5年內解決江南城區主要21處積水點問題,其中,道外區11處、道裡區4處、南崗區4處、香坊區2處。

  目前,哈市政府已經批准《哈爾濱市城市排水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專項規劃》,有關部門正積極推進排水重點項目建設,217公裡排水老管網改造工程今年已在道裡區啟動,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今年,哈排水集團根據老舊管網損壞嚴重程度,本著區域統籌、連片治理、由低向高、有序進行的原則,擬實施道裡區老舊管網改造40公裡。但是目前,哈市仍有一些老舊管網,這些老舊管網缺乏及時更新改造,排澇能力也隨之降低。

  同時,去冬今春哈排水集團對所轄管網進行了清掏,五一期間又集中力量對20676座雨水井進行清掏,對20座泵站850臺(套)機電設備進行檢修確保城區雨污水正常排放。儲備各類水泵、車輛、發電機組等設備318臺(套),各類膠管、水龍帶944條,鋼絲網管、防水線11600米等儲備物資。特別又在財政部門支持下投入400餘萬元更新了一直超期服役的22臺專業清掏車輛。

  對於一些由於建管沒交接而產生的積水,相關部門正在和建設單位進行協調,擬在近期將未交接或無人管護的排水設施統一收歸排水部門進行維修養護。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