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食品工業產值躍居首位 哈爾濱由糧食大市轉向食品強市
2013-07-04 08:43:03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7月4日訊 3日,哈市政協第十二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以食品工業發展為題召開專題協商會議。哈市食品工業發展迅速,目前,食品工業成為哈市首先突破千億元的支柱產業,超過一直位居首位的裝備制造業,產值躍居全市四大主導產業之首,成為哈市第一大支柱產業。對此,哈市政府已經作出規劃,冰城將由“糧食大市”向“食品強市”轉變,未來將建成為全國最安全的食品生產基地和聞名全國的“中國綠色食品之都”。

  規劃產業布局

  哈市每縣建一個食品園

  哈市將構建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飲料制造、煙草制品四大行業的食品工業新格局。

  根據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哈市也進行重新的布局。哈市規劃食品產業向食品工業園區集聚,各企業逐步向經開區、雙城開發區、雙城新興開發區、群力開發區、利民開發區、尚志工業園區和賓縣開發區等食品工業園區集聚。同時,構建五常、方正、通河稻米加工,雙城、賓縣的奶牛和肉牛養殖加工,巴彥的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尚志山特產品加工的食品加工區域。

  此外,哈市還正在推進部分食品大項目的建設。正在建設的黑龍江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松北區東北亞園區煙廠整體搬遷改造項目,預計達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140億元。此外還有,總投資20億元的百威英博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100萬噸啤酒異地改造項目。

  哈市規劃,到“十二五”期末,經開區食品工業園產值過千億,雙城開發區食品工業產值達到500億,高開區、利民和賓西開發區食品工業產值都要達到200億元以上,每個縣市都要有一個20—50億元的食品工業園。

  保護地方品牌

  打造“哈字號”食品群體品牌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五常大米年產量在26億斤左右,扣除自留的10億斤,每年有16億斤銷往全國各地。據調查,僅北京一個地區,五常大米的市場流通量就達到10億斤左右,這意味著每年都有假冒產品流入市場。為此,會議上委員專家呼吁保護食品品牌的建言。對此,今年,哈市將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把農產品品牌培育好、開發好、保護好。實施品牌戰略,聯合打造區域名牌,形成綠色食品基地、有機食品基地的“哈字號”群體品牌效應。此外,哈市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品牌培育保護等方面研究出臺新的政策措施。

  打造綠色食品之都

  建立可追溯食品安全保障網

  據悉,哈市納入乳制品行業全國誠信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和食品行業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城市,為此,哈市將由“糧食大市”向“食品強市”轉變,並提出了打造成為全國最安全的食品生產基地和聞名全國的綠色食品之都的目標。

  今年,哈市將提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立食品從農田、到車間、到餐桌的全程監控和質量追溯體系,在全市范圍內構築大防疫、大管控、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保障網。同時,加大安全監管力度。重點加強對食品生產的全程監控,特別是加強對原料基地環境、生產資料購進、使用和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的生產技術標准、生產工藝過程、產品包裝、貯運、保鮮等方面的監控,建立完備的環境監測、產品質檢和市場監督體系,做到生產可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溯。

  對此,哈市政協委員也建言,哈市要加強檢驗檢測機構建設,爭取在哈市建立“國家食品安全檢測示范中心”,形成市、區縣、企業、市場四個層次的食品安全網絡體系,建立無公害蔬菜市場准入制度,在全國率先創建安全放心食品城市。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