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5日訊 4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了解到,為有效應對極端天氣,哈市將在前期大規模管網改造的基礎上,集中實施主要針對道裡區老舊排水管線更新改造、新陽路內澇治理應急、先鋒化工區域內澇治理應急3項工程。這3項城市排水工程實施完成後,哈市道裡區排水能力將得到大幅提昇,新陽路和先鋒化工區域低窪易澇區在今後雨季遇到暴雨等極端天氣將應對自如。
三年內消除21處內澇區域
雨季遇到極端天氣現有排水管網承載能力明顯不足
據哈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哈市地下排水管網系統始建於1904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排水管線總長度約為2173公裡,解放前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管線及設備仍在運行,江南城區有217公裡老舊管網建於偽滿時期和上世紀七十年代前,佔管網總長度的18%,其中道裡區現役老舊排水管網達51公裡。
隨著城市的發展建設,哈爾濱主城區現有36座排水泵站,總機排能力119.75立方米/秒,現有排水設施已能滿足城市正常運行需求,但在雨季遇到極端天氣時,哈市有記錄以來需最大機排能力每秒177立方米,雨季最大積水量達每秒185立方米,現有城市排水管網承載能力明顯不足。
針對城市地下排水管網存在的諸多問題,哈市決心用三年時間,徹底解決城市地下排水管線存在的承載能力不足及陳舊老化問題,到2015年,將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體系和管理體制,確保達到主城區污水處理能力達到每日139萬噸;污水處理廠出水達標率為100%;每秒機排能力達到150立方米;城市排水管網密度達到每平方公裡7.6公裡;消除城市21處內澇區域,確保排水順暢。
實施3項內澇治理應急工程
建國公園、哈藥路、新陽路、先鋒橋、禧龍大市場等地段積水有望解決
記者了解到,針對哈市目前的排水管網現狀,今年哈市將投資1.5億元,對哈市老舊排水管網進行改造。進入7月雨季,哈市將在前期已完成尚志胡同等9條街路2.17公裡老舊排水管網改造工程的基礎上,在天氣全面轉晴後,集中實施3項排水工程,緩解當前城市雨水排解壓力。
記者了解到,哈市將在7月實施道裡區3.3公裡老舊排水管網改造,該改造工程涉及安昇街、安達街、安豐街、安正街、民茂街、民樂街、河清街、河洲街、光華街、共樂西二道街、地工街、康安三道街、新華街等13條街路。工程實施完成後,道裡區相關路段雨天低窪區域內澇問題將全面得到緩解。
同時,新陽路內澇治理應急工程也將在7月實施,新陽路內澇治理應急工程是實施安紅街上的斷頭渠與新正陽泵站連接,總長606米。同步實施新正陽調節池擴建工程,鋪設方渠350米,檢查井8座。工程實施完成後,將減少積水面積4.8萬平方米,全面解決建國公園、建河街街口、哈藥路(新陽路至建國街)3處區域易澇問題。
在哈市內澇積水比較突出的先鋒化工區域,也將於7月開始實施內澇治理應急工程,先鋒化工區域內澇治理應急工程是實施先鋒橋泵站至化工泵站連接渠3490米排水管道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後,將全面解決先鋒泵站原有連接管線承載能力不足問題,有效緩解先鋒橋易澇片、禧龍大市場周邊積水排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