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雙鴨山蔬菜基地建設為農民搭起增收平臺
2013-07-05 09:39:19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董力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5日訊 『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加快推進蔬菜基地建設,不僅要讓全市老百姓吃上綠色、生態、健康的蔬菜,還要讓農民兄弟的腰包鼓起來!』這是記者參觀完太保滿源綠色有機蔬菜基地後的切身感受。

  近日,在一個風和日麗、天高雲淡的日子,記者在四方臺區農委領導的陪同下,來到太保滿源綠色有機蔬菜基地,一頂頂白色塑料大棚整齊地排列田間,一眼望不到頭;大棚內,一壟壟綠色蔬菜『沐浴』著暖濕氣流,新鮮的黃瓜、小辣椒、香瓜等果蔬一應俱全。作為我市『菜籃子』民生工程項目實施點之一,目前已投資1000多萬元的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通往基地的水、電、路和建好並投入使用的高標准鋼架大棚赫然呈現在市民面前。基地菜農孫作海說:『大棚蔬菜基地建起來後,因為是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市場前景肯定好。』

  據了解,該蔬菜基地計劃建設大棚160棟,溫室50棟,目前已建成大棚86棟、溫室26棟。主要種植西紅柿、彩椒、草莓、香瓜、黃瓜、尖椒等20多個品種。另外,還在基地交通便利的地方,規劃建設一塊佔地40畝的一個生態觀光采摘園,種植可觀賞又可食用的特殊品種蔬菜,預計2014年進入生產,到時候每個大棚帶來的收益都將十分可觀。

  隨後,我們又到大棚裡面參觀。外面陽光明媚,大棚內卻是綠色盎然,生機勃勃。孫作海熱情地摘下大棚內種植的黃瓜讓我們當場品嘗。一邊摘一邊解釋說:『這是不打農藥的,綠色健康,摘下來就能吃,在外面很難買到。』

  在大棚內待了不一會兒我們頭上就出汗了,相機的鏡片都模糊了。工作人員介紹,大棚內最高溫度能達到37度,他們通過科學的合理利用,營造出適合蔬菜生長的環境。

  對於蔬菜種植業的發展,身為中華村委會主任的孫秀保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說,蔬菜種植業要發展,必須從技術、管理、思想三方面上想方設法突破這些制約。在技術層面上,農技人員要多了解新技術,以便及時向種植戶們傳授,同時要實現更大的機械化耕作。在管理上,要加強對散戶的監管力度,確保蔬菜產品的品質。在思想上,要打開思路,注冊一個名號響亮的商標,生產有機蔬菜,並對一部分蔬菜進行深加工後再銷售,以取得更大的利潤。對於這三方面的突破,孫秀保信心十足。他說,再花上幾年的時間,滿源蔬菜基地肯定能夠實現這些突破,成為一個擁有特色和高品質的蔬菜基地。

  『盡管我市蔬菜基地建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當前工作仍面臨著一些難題,諸如蔬菜基地基礎設施較差,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設還未完全到位……』區農業局局長段炳文一語道破我市蔬菜產業發展、影響蔬菜基地建設力度上的不足。

  如何打掉『攔路虎』,據段炳文介紹,區裡將采取利用抓好城區保障性菜地建設、加強蔬菜基地生產能力建設、強化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加強質量安全生產監管、建立完善蔬菜市場營銷體系、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等6項措施,加快推進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設。

  為了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堅定不移地抓好蔬菜產業發展,我市還將支持指導蔬菜基地鄉鎮逐步有序地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合作社為社區、學校、大型超市、食品企業等直供蔬菜和發展訂單式生產,支持公司、業主、合作社進行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和登記注冊。各區縣財政安排落實蔬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銀行金融機構加大對蔬菜生產、流通、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信貸支持,對新建大棚設施、良種推廣、農超對接、蔬菜直銷等環節,按照不同的標准給予適當補貼,重點扶持保障性菜地的家庭適度規模經營專業大戶。

  如今,太保滿源綠色有機蔬菜基地還在繼續建設發展,多元化經濟的發展開展得如火如荼。今後,他們還會繼續努力,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生態和科技相結合,讓更多的人吃上綠色放心菜!

責任編輯:楊禹